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读《教学勇气》心得体会10
小小强

本周研读了《教学勇气》第五章《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的《第三事物》《微观小宇宙的教学》和《医学院里的微观小宇宙教学》三篇文章,感受颇深。

文章中强调这样的观点: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源自聚集在伟大事物周围的、复杂互动的真正的共同体中。但是优秀的教师所做的,要远超过把共同体中的新知识传递给学生。优秀的教师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真正的共同体的动态演变,重复认知的过程。

如前所述,优质教学一直在本质上是群体共享的,作者认为教学并不等同于技巧。优质教学的后盾是共同体或联系性原理。然而这并不排除,不同的教师在创造共同体方面有不同的天赋,也使用了截然不同的方法。

让学生参与真正的共同体,并不等于叫学生用椅子围一个圆圈,然后一起讨论。不论是在大的还是小的班级,采用演讲、实验室操作、野外学习、服务、电子媒体等传统或各种实验性的教学法,都可以产生联系感。正如教学本身那样 建造教育共同体一定不能简化为技巧。根据教师自身的认同和完整,可以由一个原则衍生出无穷无尽的变化。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似乎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负责把结论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收,并非是群体共享的。它假设教师掌握所有知识,而学生只掌握很少知识,或根本没有掌握任何知识,所以教师一定要传授,而学生一定要收受,教师和学生在教室中共处的时间里,并没有体验共同体,而只是为了避免教师重复教授同一内容。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作者强调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为重要。学生蕴藏的知识将会获得释放,鼓励学生互相学习,问责的准则由小组间产生,而教师的角色则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变换。作者认为真正的共同体形象中,有着融合两种模式的提示。就是主体“坐在中间且知之”。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在真正的共同体模式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同时专注一件“伟大事物”,在这样的课堂上,让主体--不是教师或学生--成为我们专注的焦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最优特质获得融合和超验升华。

如果把课堂作为真正的共同体,一个让我们彼此坦诚相对的共同体,需要在教学的核心范围内,加入一件“伟大事物”,也就是第三事物。当学生和教师是唯一活跃体,共同体很容易自我陶醉,不是教师成为绝对的权威,就是学生永远不会犯错。

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一味的只是讲授,要让学生有探索的机会,多让学生参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使课堂显现真正的活力,使学生乐学好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07440
推荐日记
《愉快的星期天(第36篇)23.4.16 星期天 多云》
《4月16日天气晴第119篇之表扬一下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
《2023年4月16日》
《快乐周末》
《闲谈琐事20》
《亲子阅读》
《2023.4.16》
《快乐日常》
《教育随思33》
《日记459》
《2023.3.16晴》
《亲子日记第七天》
《理发》
《书法》
《 父子抬驴》
《4.16 星期日 晴》
《亲子日记打卡第二十一天》
《周末随笔》
《学习第一天》
《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回老家(亲自日记第195篇)》
《2023年4月16日星期日天气晴》
《亲子日记》
《2023.4.16亲子日记36》
《演讲比赛》
《亲子日记第964篇》
《2023年4月16日 星期日》
《亲子日记25》
《考前》
《热爱学习》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