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是沂蒙公益读书会第394期
每次活动之后总想写点儿什么留下。差不多像以前写日记的习惯,不为别的,只是想以后看起来会记起点滴。活动室并不大,每个人却都精神饱满。我算是比较闷的一个,读书会是属于我很喜欢的社团类型。我觉得自己读的书还是太少,所以更多的来到这里还是学习和借鉴。
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点点时间来安静的读书,享受读书带来的意境,感觉甚是惬意,也让我受益匪浅。朱老师讲到“仁”,“义”。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让我感触良深,朱老师给我们大家讲,“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了那条正路而不走,丧失了那善良之心而不晓得去寻找,可悲的很呀,一个人有鸡和狗走失了,便晓得去寻找,有善良之心丧失了,却不晓得去寻找。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把那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罢了。
讲到“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朱老师问吃饭是为了活着,还是活着是为了吃饭,我们私下里讨论了下,一致认为吃饭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活着,只是维持生命的一种手段。但活着的意义却有很多种,吃饭绝不是最重要的,人活着为了生命的存在和延续,为了实现理想和追求,为了体现人生自我的价值。
曾经我读到过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让我知道吃饭也是人生一门大学问。吃饭的本质看似一件很小的事,却可因小见大,因小成大,影响人生的每一个方面。
朱老师还教会大家学英语要从“听”开始,“不积跬步(半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大量的听可以让我们形成对英语的感觉,听的时间非常重要,量变才能产生质变,时间上来了是一切的前提。跳过听力先搞说,读,写会增加痛苦值。我们作为初学者,为什么要从概念英语开始,因为概念英语是最好的听力材料。
当然我们还要做到“正念聆听”。 静心,静语。轻轻闭上眼睛,用耳朵去捕捉交织在身旁的声波。用心去细细体会单词的世界,这就是倾听的感觉。而不是自己像波澜壮阔似的那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驾驭风帆。而是自己犹如纹丝不动的潭水一样静谧安详。静心是一种美,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纯净的清明。静静的,我们学会了用一颗心去聆听,去欣赏。就如同那一湖秋水,淡淡的几许波纹。
慢慢的我们会发现,把自己放在静心的境界里阅读并记录多彩的音符,你会感觉很美好,很幸福,很开心。
这次的读书感悟就分享到这吧,最后欢迎爱读书的朋友们加入我们读书会这个大家庭。
书像渗透过来的阳光,时时刻刻带给人温暖,充实和快乐。我们读书,所以我们快乐。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祝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