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关系
马站二小1.1马梓晨5.2马梓强妈妈


亲子关系中,比起道理、对错,情感上的接纳和理解更为重要。

想要孩子心甘情愿地配合,我们需要先赢得孩子的心。

怎样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呢?

《正面管教》一书中说到:

“要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我们需要先赢得孩子的心。”

你愿意和谁谈心,接受谁的建议?通常是亲近的、信任的人。

我们与不同的人对话,产生的情绪也会不同。

比如同样一句开玩笑的话,从不熟的人口中说出来,可能会让你火冒三丈,但从亲密的朋友口中说出来,你只会觉得搞笑、欢乐。

孩子也是一样。

如果他和父母一直有良性的互动,尊敬、信任父母,那么父母说的话更加会让他信服,和父母对话时的情绪也更加平和愉快,而不是厌烦、愤怒。

如果亲子关系不好,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减弱,教育的有效性也大打折扣。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亲子关系大于教育。父母若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把亲子关系建立好。

1.懂得克制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需要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学会自我管理,发展内驱力。

不得不承认,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常常以“爱”为名,行“包办、控制孩子”之实。

他们总说“为孩子好”,却没有想过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没有问过孩子的感受,更多的只是满足自己内心的某些需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

比如给孩子过度的照顾,替孩子解决一切问题:鞋带散了,赶紧给他系好;和同学发生矛盾了,跑学校找同学问情况;

按自己的喜好让孩子每天穿自己搭配的衣服,哪怕孩子不喜欢、哭闹;

孩子不喜欢钢琴,却强迫孩子上钢琴补习班,责怪孩子“不知好歹,我小时候想学还没这么好的条件”。

超出界限的干涉和控制越多,孩子就会越渴望挣脱束缚、争取个人自由空间,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对父母的不满与反抗。

想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需要尊重孩子成长发展规律,不做孩子走向独立的阻碍。

克制那颗包办的心,永远不要在孩子请求帮助前干涉、插手,让孩子充分体验、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克制对孩子的控制欲,尊重孩子的喜好、个人想法,给他可以做选择、做决定的自由。

做一个有界限感的父母,孩子才会和你亲近。

2.学会信任

很多人小时候都因为父母不信任自己而受伤:

知乎上有人问: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导致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了?

最高赞的回答是:“失去信任”。

不信任孩子的父母,也不会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好感,只会变得更加反叛,亲子关系变得冷漠、疏离。

不管是何种关系,一旦彼此的信任开始动摇,就难以变得紧密和深厚。

因此,想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对孩子有信心,相信他是好的、诚实的、自觉的,慢慢的他就会真的变成父母所信任的那个样子。

少用怀疑、质问的语气去猜忌孩子。

与其总是怀疑这怀疑那,不如坦诚地和孩子好好聊一聊,促进亲子之间的了解。

3.注重有效沟通

对于孩子不当的行为,第一反应不是朝孩子发脾气、斥责孩子,而是真诚、耐心地和孩子深入沟通,了解孩子发生了什么,知道情绪产生的原因并表示理解。

至于该教给孩子的道理,在理解孩子感受的基础上,再去引导,孩子才能听得进去。

反观现实生活中,家长和孩子对话,经常充满了情绪的宣泄、对孩子的压制、情感上的绑架。

比如朝孩子发脾气、大吼大叫、居高临下地讲大道理、命令孩子,以及最常用的“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亲子关系中,比起道理、对错,情感上的接纳和理解更为重要。

要做到有效沟通,家长要学会放下指责、评判、说教,平等、真诚地和孩子对话。

不管发生什么,首先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了解背后发生了什么,再做处理;

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体会孩子的感受和情绪,表示接纳和理解,而不是站在大人的立场忽视和否定。

父母与孩子之间多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结,亲子关系也才会得到良好发展。

4.不把全部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

中国式亲子关系中,有一种很畸形的现象:父母把全部精力和资源都放在孩子身上,哪怕牺牲自己,也要成就孩子。

然而这种模式,很容易导致父母和孩子双方都出现问题。

父母操劳疲惫、过度焦虑、情绪不稳定、急功近利;孩子在高要求、高期待下,也充满压力和焦虑,内心备受痛苦和折磨。

在这种情绪和状态都不稳定的情况下,亲子关系的那根弦最容易绷断。

就像电视剧《小欢喜》中妈妈宋倩和女儿英子,表面平静的日常生活下,藏着英子压抑、疲惫、想要逃离的心,母女二人多次爆发激烈的争吵。

其实教育孩子,从来都不应该是一个牺牲父母成就孩子的过程,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实现双赢。

育儿专家王人平老师也说过:

“亲子关系,本质上也是一个人与自己的关系的投射。

我们说‘爱人如己’,没有‘己’,没有‘自我’,便没有能力去真滋养孩子。”

对自己足够接纳、满意的家长,能够更好地接纳孩子、看到孩子本身的样子,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不会执着于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未完成的心愿。

因此,家长把一部分精力和能量用在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身上,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你积极向上、努力进步的样子,也会被孩子看在眼里、当做榜样,赢得孩子的尊重!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09167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572《随记》》
《人与人的区别》
《有花堪折直须折 4.17 星期一 晴》
《为了孩子唠家常37篇》
《送鲅鱼》
《第四天:孩子那颗想要被表扬的心啊》
《4月16日 改正自己,让孩子不要再说“烦我”》
《亲爱的自己辛苦了》
《(379)新朋好友来相会2023.4.15日 星期六 天气阴》
《心得》
《2023年4月17日亲子日记第33篇》
《亲子日记36》
《第二十九天》
《一家都罢工了》
《无题》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410篇》
《亲子日记-1577 23-04-15》
《亲子日记》
《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亲子日记第一天》
《亲子日记,4月17日天气晴》
《沙中寻宝》
《4.17亲子日记》
《亲爱的自己加油》
《开始学习父母归12篇》
《父母要重视阅读》
《亲子日记第34天》
《兴趣爱好》
《海底世界一日游》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