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如约到校参加了家长会,老师很负责地讲了很多,有关于学习的,有关于品质培养的,有安全方面的,有关于家校共育等。老师还挨个同学进行了点评,所以我就提出一个观点,就是真正了解孩子的是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孩子什么品行,什么学习状态,班主任如数家珍,历历在目啊!这也让我们家长更进一步理解了老师的不易和工作的琐碎。
我跟大家分享了如何跟孩子相处。我其实非常赞同武老师的观点。我说孩子是因我们而来,但他们并不属于我们,他们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有他们的使命,他们有他们的人生轨迹。就像一粒种子,环境适宜的时候,她就会生根、发芽🌱、长大、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适宜的环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鼓励他们,督促他们,修正枝枝叉叉以使其健康成长。
一、要跟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真心地交流。让孩子能跟家长交流,愿意跟家长分享快乐和忧愁。不要一味打骂,一味唠叨,或者一味宠溺,都不要,要让孩子接收到并且感受到我们的信任和真诚。
二、要用博大的爱来对待我们的孩子,要让我们语言、行动时时刻刻体现出爱的温暖,让孩子深深感受到这份深沉的爱。
三、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我们家长身上找答案。小学时,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画什么他就是什么,中学时,孩子是一面镜子,我们怎么做,他就会反射出什么。所以,孩子出现问题,实质上就是我们做家长的没做好,没做到位。多反思,多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出在了哪里。
还有一位家想分享了他对大儿子的严厉,并且使其成才的经历,去年保送研究生,并且获奖无数。他动情的说,即便儿子和他关系紧张,他也不会后悔。因为他从小家境贫寒,即便儿子将来恨他,甚至不认他了,他照样还是会严厉地管教,要想方设法让儿子成才!这也叫我从另一方面看到了父爱的沉重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