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参与”是一个人类学概念,边缘性参与并不是一个消极的概念,它意味着由“新手”向“熟手”的成长状态。“边缘性参与”是指由于学习者是新手,他们不可能完全地参与所有的共同体活动,而只是作为共同体某些活动的参与者。新手学习者的参与形式是边缘性的,即新手在一个共同体内共同参与实践时,最初只在整个工作或最终产品中承担有限的任务和责任,这个位置上所需要承担的任务比较简单,处于整个工作过程的支端末节,即便出现失误,一般也不会对整项工作或最终产品产生破坏和影响,为此所需付出的代价也是较小的。对于新手来说,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为他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用于“观察的睛望台”,关键是它包含了“参与”,把“参与”作为学习“实践文化”的一种方式。“边缘性参与”者应该在参与共同体活动的同时,通过对其他成员特别是核心成员工作的观察、模仿、学习积极与同伴及专家进行讨论。将自己存在的疑惑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共同体成员进行交流,逐渐使自己适应共同体的学习活动,逐步扩大、深化自己参与活动的范围,因而“边缘性参与”具有积极的意义,它表明了新手通过边缘性参与进行成长的态势。我国真正开展家校合作的历史不长,家校合作的机制还没有完全成熟,家长的教育素质整体还不是很高,因此,我国大部分家长在家校合作中承担的任务比较简单,心态比较被动,总是处于学校教育的“边缘”,并不能真正深入地参与到家校合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