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5日 星期二 阴
昨天是班主任节,晚上下班回家后,女儿让我教她写一篇关于班主任的日记,我提出文章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过程 ,总结的步骤,女儿开始抗议:这是写文章的步骤,她写的是日记,不一样。我让她描写班主任的外貌和职业,女儿又反对:全班同学都认识班主任教数学,全校的班主任都教数学,不能写。我引导女儿说:画家用画笔把人物画出来,你也要用笔把你心中的班主任用语言画出来,让不认识班主任的人看了,都对你的班主任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女儿烦了,不认同我的说法。我问她写日记主要是给谁看的,她说是给语文老师看的,看来是我想多了,于是我说就照着她印象中的班主任写吧。
一会儿,女儿就写好日记了,真的是不按套路写,主要写印象中的班主任性格很温柔,但是上课严格要求,讲课很细心,有时候讲不完会拖堂,或者会留到下一堂课再讲。这就是一个孩子眼中的班主任,别的孩子都会写感恩班主任,班主任辛苦了,女儿却要别具一格,不要客套话。
我深深感慨:陪伴孩子的过程,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要用自己墨守成规的思维去打压孩子跳跃的思维,要懂得接受日新月异的思维能力,否则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就会越来越陌生,我和女儿要处成闺蜜,才能打开孩子的心胸,让孩子主动分享她的想法,从而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成长,完成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