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3日 星期日 阴
作为“80后”父母,我和孩子爸爸都是通过读书改变我和孩子爸爸都是通过读书走出了家门,认识了世界,有能力安家立业,过上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的教育理念里,读书学习的目的是让自己以后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有自己倾注一生为之努力的目标和梦想。
所谓的读书,不仅仅指课堂上的学习,还包括课余时间的阅读,阅读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自从学校开展亲子共读共写活动以来,我一直坚持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写日记。
每晚的亲子阅读时光是最和谐的。到点,小余捧着书来到我的房间,我们并排坐着,他读着《海底两万里》,我读着《朱自清散文集》,此刻,岁月静好。
小余不喜欢读情感类的书籍,也不擅长写情感类的文章,为了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我给他买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像《朱自清散文集》、《小橘灯》、《爱的教育》、《新月集》等,每次都是我先睹为快,读到好文章,看到能引起孩子兴趣的知识,我都会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交流读书感悟。同时引导孩子善于观察生活,用心感悟身边的小事,写出真情实感。我们一起阅读朱自清写的《背影》,发现文中没有轰轰烈烈的情感表白,却在平凡朴素的叙事语言中,流露出作者明白父爱的深情。近日看到小余写了一篇关于爸爸陪他跑5公里的习作,在突破5公里的那一瞬间,孩子也明白了爸爸的严格要求是希望他敢于超越自我,懂得“先苦后甜”的道理。
为了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家里除了各种书籍,也买了各类报刊,像《百科知识》、《读者》、《世界军事》、《兵器知识》、《生活周刊》等,涉及军事、科技、体育、历史等,小余对此类书刊尤其感兴趣,而我是一个文科生,对理科类的知识理解有限,小余对文章中的一些说法有疑问时,我通常答不上来,就和小余一起上网查找答案。这时候我也会不失时机的引导孩子怎样更好的使用电子产品,要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学会去糙取精,不要迷路在网络垃圾信息中。
记得有一次闲聊,我问小余:“你觉得等你长大以后,会有时空穿梭机吗?”小余笑着回答:“应该没有,不可能有的啦。”我追问了一句:“为什么不可能有?”小余想了想说:“光速是最快的,没有东西可以超越它。”
说到光速,我突然想起小余之前看过的一本书,便接着问:“记得你之前看的一本书《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数学》,还提到《哆啦A梦》里面的时光穿梭机,说明还是有理论依据的。”
小余被我这么一问,像是想起什么,在书架上找来这本书,翻了一会儿,找到对应内容,指着说:“那是‘洛伦兹变换’现象,里面是提到相对论,但不是说时光穿梭机,而是说运动速度越接近光速,时间流逝得也就越慢,这是相对论。”
我听得一头雾水,于是我们又查阅了百度,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有着一段关于时空穿梭的描述,如果我们的移动速度达到光速,那么时间将静止;而如果我们的移动速度进一步提升超过光速,那么将会出现时间倒流。只不过,相对论中还有着这么一个假设,光速是无法超越的,那么这个假设就从本质上否认了时空穿梭的可能性了。
我趁热打铁:“所以,等你长大以后时空穿梭机是不存在的。知道我为什么要问你这个问题吗?因为我今天清理手机备忘录的时候,看到2019年6月6日的一段对话记录,妈妈当时让你要努力学习,勿偷懒,不然长大以后,后悔都来不及,你当时的回答是你可以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小时候,那你现在觉得是不是该努力学习?因为时空穿梭机是不可能有的。”小余笑而不答……
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写日记的一年多里,让我真正静下心来。我发现,阅读可以使我们不断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与孩子同读书共探讨,可以增加亲子交流,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而写日记可以让我及时反思自己,加强正确的做法,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做一个成长型的妈妈,当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小余妈妈的日记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