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023年4月25号=星期二@阴
诏丞妈妈

图像

成长重于成绩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绝大多数中国家长的希望。让孩子高考高分,甚至考满分,很多父母为孩子确定的目标,所以他们也就拼命的创造各种条件,努力让孩子去考满分。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难道孩子的成长就跟成绩“捆绑”在一起吗?如果是这样,成绩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是不是就不能成长了呢?当然不是。

中国人民大学程方平教授指出:事实上,中国目前的基础教育优势依然主要体现在“精英教育”的模式之中,所谓的好学校、好教师教出的好学生都是“多元智能”分类中“数学逻辑类”智能较强的学生,约占学生的总量的20%,而其他类型的学生,比如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较强的学生在这类教学体系中容易被忽视。

国际数学大师、著名教育家陈省身先生曾给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100分需要付出好几倍的努力,这是学习的极限,而这个极限是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的,答案的精确性必然会抹杀孩子们的创造力,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第十名现象”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现象是指跟踪调查了上千名小学生,结果发现有些考试成绩前几名,老师非常喜欢优等生在高中、大学或参加工作后,

并没有保持这种优势,或做出什么突出的贡献和成就。相反,班里十名左右甚至更靠后的学生既有着一想不到的巨大潜力,他们往往后来居上,在高中、大学的学习中脱颖而出,在工作岗位上也建树颇丰。

其实,对于孩子的群体来说,高分只是一小部分孩子的专利,而对于大部分不能靠分数取长的孩子来讲,高永远都是次要的,他们无法做到成绩优秀,但可以做到成长优秀,因此,我们说成长才是主要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当然是孩子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如成熟的心智模式、健全的品格与高尚的道德情感、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终身学习的人生理念、受益一生的良好习惯、善于交往的社会能力等。而这些,都是很难在学习成绩中表现出来的。

作为孩子一生的老师,需要明确的是:成长重于成绩。

作为父母,要懂得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重新审视、学习、践行家庭教育理念,特别是对待孩子成绩的态度,清楚地认识到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如何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应试教育,虽然可以生产出一流的技术人才,却无法培养出真正的科学精神,无法造就创造未来的人才。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当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时,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还有做人的基本准则。

“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培养人,同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27297
推荐日记
《日常42》
《榴莲之约》
《2023.4.25》
《期中考试》
《亲子日记(2)》
《阅读打卡第十三天》
《不舍》
《亲子日记38》
《大手牵小手,书香满校园》
《准备考试》
《46篇周二天晴》
《口述日记11》
《今天去上学(第二百零八篇)》
《四月二十五》
《铭记英雄(41)》
《2023年4月25日晴》
《新《父母规》 25篇》
《饭后散步》
《2023.4.25周二42篇》
《亲子日记(454)2023.4.25 星期二 阴转晴》
《4月25日星期二多云(28篇)》
《自述日记第十篇》
《2023.04.25亲子日记四十六篇》
《2023年4月25日亲子日记第47天》
《无题》
《14.小菜园》
《亲子日记28篇《读书节汇报演出》》
《4.25》
《加油..》
《十家链心,温暖的家 第426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