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校举行了“家校共育”亲子日记和教育日记模范颁奖典礼。会议由家委会全体成员和部分师生参加。会议首先由邵校长进行了开场白。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邵校长说自己因为写作能力很差,对于写教育日记是抵触的,但后来考虑到自己作为一校之长,想给老师、家长和学生做个榜样和示范。所以由一开始的把培训内容进行整理当作所谓的“日记”,到后来的记“流水帐”,再到后来开始有了像样的“碎思”,到现在为止邵校长已经累计写了40多遍教育日记。武校长说走出“舒适区”,就是我们开始成长的时候。先知先觉的我们应当追随邵校长的脚步,迈出舒适区,开启成长之路。
会议对各年级坚持写亲子日记的家长进行了表彰,颁奖的则是他们的孩子,颁奖过程中武校长对个别孩子和家长进行了采访,让他们谈一谈写亲子日记以来亲子关系发生的变化,所有的家长和孩子都几乎表示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明显变好了,他们通过日记这一形式进行了更好的亲子交流。现场的互动非常感人,这都是亲子日记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震动着每一个参加会议人员的心灵。
我的同事尚文峰老师,参加会议的母子二人同是他的学生,现在分别写起亲子日记和成长日记,尚文峰老师坚持写日记已经很多年,现在已经把这种习惯传承给了他的两代学生,她们的写作水平和反思能力都得到极大提高。老师收获了学生的尊敬和学生成绩的提高,让我们看到了写日记的意义所在,同时也感受到了榜样和传承的力量。
武校长在接下来的培训中告诉我们:有的家长坚持写日记,影响了老公或妻子,家庭关系变得更和谐了,家庭生态重建。有的家长写日记打开了发现孩子的眼睛,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泉涌般冒出来,有的家长写日记开始研读教育书籍,摇身变成家庭教育专家。不一而足。
武校长的助理老师孙玲燕老师分享自己从2016年9月开始坚持写亲子日记以来,自己的脾气从暴躁变得平和的,孩子的性格也从内向变得开朗活泼。
……
所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赶快行动起来,就从现在,就从此刻,养成写亲子日记的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