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 星期三 晴
亲子日记第(1923)天
63.2李攀+6.9李可心妈妈
忘记是哪天看到的一个东西了,说着是陪孩子写作业的四个窍门很管用,我一般不会陪孩子写作业,但是我知道有一些家长是陪着写的。人家总结的这四个方法呢,我虽然没机会在“陪写作业”时用到过,但是我在生活中都用过,而且个人感觉确实好用。有时候感觉陪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个斗智斗勇的过程,有人说孩子们的脑子是新的非常好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孩子就代表了未来嘛!但是他们的新脑子也需要我们的引领啊,因为新,所以他们也能精准无误的选择轻松的事事,可是学习本身不算是轻松快乐的事,所以我们的“老”脑子必须做好辅助工作。
像人家总结的第一个:装弱
我们稍微留心一点就能发现,我们凶孩子时,他们非常紧张!但是我们示弱给他们看时,他们就变得特别有主见了,也特别会安排。所以在生活中,学习时,我们可以适当示弱,让孩子在我们的示弱中展现自己。
再一个就是:装憨
有时候遇到某些情况时,我们如果不再淡定而是慌起来!那么我们会发现孩子比咱还要慌!为啥?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嘛,我们把一些错看的淡一点,跟孩子说有错误很正常了,谁都会出错,金无足金人无完人嘛!而很多时候,孩子一放松下来,原本难住他们的事就变得不成问题了。
三呢就是:装傻
有很多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做到比孩子懂,因为很多事我们懂了孩子就感觉自己不需要懂了,所以当我们装作什么都不懂,需要让孩子来讲解时,我们能够发现简单的装傻调动起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个呢就是:装愣
很多情况不要急,因为咱一急孩子也急,以学习或者作业为例子吧,这玩意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咱有必要着急吗,不用,孩子自己的事,他完成不了或者做不好,自然会有老师有学校的方法来惩罚他,不过前提是咱们相信老师,给到老师们站着教育孩子的权利了!一个愿意为孩子上心的老师,一个为了让孩子进步而不惜“得罪”孩子和家长的老师,是我们最大的福气,千万不要傻乎乎的偏信某些网络“道理(理论)”!就像做父母的一样,溺爱孩子终将会害了孩子,同样的,只对孩子爱而不严厉要求的老师也会让孩子懒散下去的!需要孩子承担的事,我们不要皇上不急太监急,让他们受点惩罚,他们自己就慢慢的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在这个满网都说“你真棒”的时代,个人感觉这仨字没啥肉感,倒是觉得肯定孩子的行为会更精准一些。孩子每天都会做很多事,泛泛的一个你真棒真的是太笼统了!一个收拾了自己玩具的孩子,我们夸他:你收拾的真快真整齐!一个完成作业的孩子,我们夸他:这作业写的好认真啊!一个打扫了卧室的孩子,我们夸他:你真是个勤快的好孩子……是不是这些具体的夸奖都比较走心,也能有作用啊。
跟孩子相处,我们要耐心倾听。“我要多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急于评断孩子,因为我知道聆听才是最好的沟通。”孩子不论大小,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给到让他们表达的机会,特别是他们自己人格形成期[偷笑]我不知道这么说合不合适,但是我总是认真说孩子叛逆不咋对,因为我感觉很多家长说的叛逆都是孩子的想法或者做法跟咱的不一样了,想法不一样很正常啊是吧,同一件事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的,他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很正常,咱的想法又不是啥伟大的玩意,没必要非得让孩子跟咱想的一样,再说了咱想让一样就能一样吗?又不能是吧,还不如接受孩子的想法,咱们做好大方向衡量就可以啊!而且有很多时候孩子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表达的也很清楚,那我们肯定他们就会更好嘛。
我们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时,一定遇到过无限放大孩子优点这个理论吧,比如一个孩子不愿做却比较自律的完成了作业,那我们就抓住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夸大”他们的自律!跟他本人说,跟家人说,跟朋友也说[偷笑]
这种夸大早晚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孩子真的自律了!放大优点就会收获更大更多的优点。
貌似思维乱了些,不过记录下来给未来的自己或者长大了的孩子吧。今天上午张老师在班级群里发了孩子们手捧奖状的照片,说是拍的是被学校统一表彰的十个孩子,五个是进步比较大的孩子,还有五个是被评为学习标兵的孩子,看着李可心站在排头手捧学习标兵的奖状,我也在心里给闺女点赞,能够坚持努力学习的孩子都是最优秀的孩子!正像张老师在图片下说的一样:努力的你真美!加油,做一个永远努力学习的人!
睡前思考: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
每个人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沙滩上的一粒沙,别人没那么重要,又何须在意别人的看法呢。
生活在此处,不在别处;在你的眼里,不在别人的嘴巴里。
每个人有每个人独特的活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命精彩。
《庄子》里有一个叫士成绮的人,是一位自认为学识广博的读书人士,听到别人常常夸赞老子的智慧,于是跋山涉水走了一百多天路,只为见老子一面。
当他费了很大的力好不容易来到老子住处,却看到如同老鼠洞一般杂乱不堪的屋子,于是特别气愤的对老子说:“我常常听别人夸赞你是有大智慧的圣人,千里迢迢走了那么远的路,来拜访你,却发现你连屋子都不打扫,太糟糕了...."
士成绮随后就特别生气的走了,老子只是面带微笑的送他离开。
第二天士成绮觉得自己错了,说的话有些过分,于是回来跟老子道歉。
这时老子平静的说道:“你骂我是牛,是马,是老鼠,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说我是牛,我就是了吗?无论你说什么,都不会影响我,也不会改变我。”
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必过多的在乎别人的眼光,生活不过就是自己取悦自己的过程。
人生也就短短几十年,如果在这几十年间还需要违背自己的意愿,看别人的脸色生活,岂不是太痛苦了。
切记别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让自己满意才最重要。
日记末尾跟孩子们说一句“妈妈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