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孩子课堂思维比较活跃,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因为我平时比较关注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孩子们对基础的东西写得比较少,导致了期中质量检测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标,稍稍失望了一点点。
拿到孩子们的试卷,我翻来覆去,看着他们干净整洁的书写,倍感欣慰。可看到失分的题目,又有点按捺不住内心的那份平静。本不想给优秀的孩子增加学习的负担,可是部分孩子学了之后不巩固还是不行,不能这样下去,任他们自由生长,还是不行的,必须让他们找到学习的信心和乐趣。于是,我在思索怎么样让课堂上就学会的孩子拥有更多实践和阅读的时间,让一些课堂上学习效果不太好的孩子能更进一步呢?到底用怎样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激励来引领他们的学习呢?
苦思冥想,决定试用帮扶的方法吧,毕竟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况且我是想带着这群孩子走得又快又远相啊。对学习力比较弱的孩子,每人给他们找两个优秀的小老师。小老师利用饭后或大课间时间,教给学生认读生字,听写词语,挑背课文,陪伴阅读等,如果学生进步了,三人都获得奖励。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孩子,孩子们都举手赞成,愿意做老师的那是大有人在啊,看到孩子们都那么积极,我自然是心里美美的,对他们说:“我们班的孩子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可喜可贺,但是做老师就要做好坚持和刻苦的准备,不能半途而废。”听了我的话,孩子们仍没有丝毫的退缩,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毕竟老师还是有限的,没有做老师的有点灰心丧气,我告诉他们,小老师不合格的话,我们随时更换,但是你要有做老师的资本哦,我想他们应该努力做好随时当老师的准备了吧。
这两天,我就在悄悄地观察我的小老师和学生们,他们一到大休息时间,去个厕所,就聚到一起,写点什么,特别是小老师的责任心极强,都是老师找学生,学生没有主动找老师的。有的小老师跑到我那里告状,说谁不想写啦,找理由没有东西了,我就告诉他们你们老师想办法。这样,即让老师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互帮互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他更应该学会感恩,一举多得,我不仅自己的妙招感到窃喜,锻炼了学生,也解放了我。今天课堂上,我故意让学生们站起来比赛读课文,结果学生们确实比以前读得好多了,我不但表扬了他们,还夸奖了小老师,这都是一起学习的结果,我看到孩子们眼里都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把这种做法也告诉了我身边的同事,她们说自己也有用过,但是没有坚持住,我想只要采取捆绑式评价,并且多表扬,多肯定他们的成绩,就一定可以坚持住的,只要坚持,一定就有改变。
在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肯用心,就一定会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不是问题,就看我们如何对待他们,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那么问题就将永远存在,如果我们善于思考或学习,所有的问题终究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