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昨晚你的来电,思绪良久,失眠半夜,就用我浅薄的知识与你交流下我对学习的理解吧。
人的一生就是学习的过程,而在校学习无非就是培养几个能力,既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学习就是探索未知的东西,你把吸收知识当作是快乐的游戏,那你学习就不觉得累。而如果你是被迫接收知识,那你学习就觉得累。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规律,先吸收后呼出,你吸收的能力决定了你呼出的能力。无论古代文人还是现代文人能够出口成章的,那无非就是吸收的知识多了,才能做到在任何场合不至于词穷。
或许你觉得自己很努力了,但却就是听不懂,学不会,考不好。那只是你以为的努力,你真的是用心学习了吗?你是不是在三心二意的学,看着书本的文字,却想着我怎么学不会呢?你首先就给自己一个学不会的意念,那知识怎会与你共鸣,让你学到手呢?有时候心想事成会成真,自然界中有个吸引力法则,就像"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你有不好的意念,那世界就给你一个不好的信号。你只有去爱上知识,爱上学习,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那你学习的效果决不一样。
老师讲课的进度,是根据学校以往的经验而进行的,适应大多数同学的吸收能力。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可能在正常课堂上很难实现。当然可能你吸收知识的能力弱,但我觉得你不是笨,而是懒,积懒成笨的道理你应该能懂,你可以每天写一个学习日志,记录一下今天学的知识,吸收了多少,没有吸收的做为重点标记,牺牲某个玩耍的时间段去吸收。你可以量化个标准,第一天吸收了新知识的10%,第二天能否提高1%,如果不能提高,那就继续保持10%,我想这点知识吸收量你能做到吧。只要能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有吸收的动力,学习并不难,难就难在不去坚持。时光一去不复返,你学一天和玩一天,在校学习时间都会少一天。这一天如何去度过,关键在于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考试只是检验你这段时间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每次考试你都把错的题不会的题记下来,然后再弄明白搞懂,那这考试才有意义,否则考试就失去原有的价值了。有些学习的细节,在考试中才能显现,细节决定成败。
只要学,就能水到渠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都是日积月累的坚持。适当的给自己一个压力,让吸收知识的速度加快,就像海绵吸水一样,挤出那些不需要的东西,去吸收那些正能量健康的知识。就像给你的这封信一样,我的计划是一千字左右,因为自己的词汇量太少,删减更改多次,而不是一次就成,这就是知识薄弱的缘由。如果我能读书破万卷,那下笔如有神也许不是什么神话吧!
珍惜青春年华,此刻你只有学习的任务,没有工作的压力,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而此刻的我不仅要工作要挣养家糊口的钱,还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而不至于在公司裁员的时候名单上有我的名字。这个社会就是去糟粕留精华,想生存就要进步就要学习。不管日升还是日落学习就是让自己的生存空间大些,落魄的时刻少些。我相信你能,就像爬泰山一样,顶峰相见,学习任何时候都不晚,学习就俩字那是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