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喜欢朗读,因此,每天的早读时间,总是准备一首现代诗歌或古诗词,和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目的是给学生做个样子,让孩子们也都爱上阅读。
昨天学习的小古文《自相矛盾》,同时推荐学生课后自学另一篇小古文——《郑人买履》。今天早读和同学们一起读这两篇小古文,当我范读完成后,发现明哲同学的小手高高举起,于是示意他来评价一下老师的诵读:“老师,您有些地方的停顿不合适,节奏有点儿乱,所以今天的朗读没有读出小古文的韵味。我昨天晚上专门上网查了《郑人买履》的范读,应该这样停顿……”说着就读起来。
当他诵读完毕,同学们情不自禁的为他鼓掌,我也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按他的停顿认认真真读了一遍,并请他再次指点,他满意地点点头说:“就是这个味道!”还竖起了大拇指点赞。
我不禁感慨万千:真是“教学相长”啊!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今天的早读,明哲是我的老师。今后,我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怎样就怎样,上课之前一定要认真备课,来不得半点马虎。既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更要有感情地朗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处理,尽量考虑周密,把纰漏降到最低。
诚然,即便如此,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如学生”的情况。权且看作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现象。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因此,我们也要虚心接受来自学生的建议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