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给你当妈后才知道,养育孩子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生你以前,我以为父母就像一个园丁,定期给子女浇水、施肥,保证他们存活下来就好。
可真有了你才发现,原来“父母”这个身份要肩负的责任如此重,我们除了要保证你这个丫头的安危,还得教育好你。就像托尔斯泰说过:“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身上,归结到父母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子女能否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好孩子,能否变成社会的中流砥柱、栋梁之材,往往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在于我们能否给你们当成好榜样。不同层次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也会不一样。
我们一起看过《少年说》,里面有一位叫袁景颐的女生,她当着所有同学的面前向母亲哭诉:“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看不到?”结果母亲却在下面轻飘飘地说了一句:“你要不打击,可能就有点飘。”
这段令人窒息的对话,是不是挺熟悉。“贬低(打压)式教育”,似乎已经刻在了中国父母的血液中,他们经常打着“为子女好”的名义,来否定子女的价值。有时候方法过于极端反而容易中伤孩子,父母一句句贬低的话语,就像最廉价的毒药,让子女们崩溃、绝望,最后走向荒芜的绝境。
擅长观察的父母,他们能通过孩子们最近的表现和状态,看出他们是否只是因为情绪问题,不小心闯了祸或者考砸了。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去沟通,并且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其行为发生背后的意图,这样有助于提升沟通效率,拉近和孩子的关系。
因此,我要学会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尽量少对你使用命令式的语气,把“你应该”改成“我觉得你可以”,让你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在鼓励你的时候,也要注意场合和方式,看见你明显情绪不佳的时候就不要硬着头皮夸,给你一点冷静的时间,之后再好好沟通看看你是为什么难受。和你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七年级二班
邹梦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