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碎思第五十一篇: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因为前几年的负面报道,致使这样的假期我都不打算外出,所以今年没有外出的计划。和往常一样早晨吃过早饭就在家里陪伴二宝,也正好五月份的《幼儿画报》来了,我陪二宝一边讲故事,一边做手工。
说起《幼儿画报》我还是非常感激的,因为我家老大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看,后来优异的学习成绩一定有它的功劳。想起当年老大看《幼儿画报》,一个故事看好多遍,一个劲的催促我“爸爸,讲,爸爸你快讲”,再到后来他只要看见图就能把内容一字不落的背下来,用手指着一行一行的字开始“读”,不知道的以为他所有字都认识,其实单独拿出字来,他一个也不认识。尽管过去快二十年了,他第一次背诵的那篇文章我还记忆犹新,故事的名字《黄鹂和山雀》,也是他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大体上的意思是:黄鹂鸟不小心把樱桃核吃进肚子里去了,在树上哭,怕种子在肚子里发芽长大,自己会死掉。这时候山雀飞过来了,告诉它不用害怕,你看到前面的那棵大树吗?就是它爷爷的爷爷不小心吃到肚子里的樱桃核,随粪便排除来后,在山谷里发芽长大,成了今天的参天大树的。
因为我给老大读的次数多的缘故,当然也是因为老大喜欢缘故,慢慢背诵之后,又慢慢认识很多字。后来我总结出:教孩子识字不是一个字一个认识的,而是在大量阅读后,出现次数多的字,因为重复率高,印象深刻,就慢慢认识了;还有一个特点:并不是先认识简单的字,再去认识难一点的字,对孩子来说都一样,就是学习繁体字对儿童来说也一样,没有难易之分。当年就是这样摸索,致使老大四岁识字,五岁慢慢开始阅读的,整个求学生涯很轻松愉快,没有去过辅导班,也没有参加过课后服务,更没有给他增加过额外的作业。
想想他是幸福的。当然也有不足,那就是忽视了对老大的自理和自立能力的培养,致使现在对做家务和收拾卫生没有多少兴趣,当然上大学后做的也少,没有多少锻炼的机会。日本的一位教育家说:喜欢做饭的孩子,幸福指数会高一些,所以,我对二宝的培养上要比当年更睿智了。
陪二宝读书做手工大约一个小时后,我就领着二宝来到院子里,因为是五一劳动节吗!咱得以身作则干点劳动。刷鞋吧!把一家人的鞋子都泡在洗衣盆里,我和二宝一人一把小椅子,一人一个鞋刷子,他学着我的样子开始刷鞋,先是把浸湿的鞋子刷去鞋面和鞋底上的尘土,然后再摸上肥皂🧼,开始用刷子刷,刷完外面再刷里面。二宝看的仔细学的认真,像模像样,步骤一点不少。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当父母弯着腰的时候,影子绝对不可能是直的。也有人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当发现复印件有错误的时候,只修改复印件,再用原件复印出来的还是错的,只能修改原件。所以今天孩子是优秀还是顽劣,是正直和歪曲,是孝敬还是冷漠。都是父母自己一点一点,日复一日的自己做的结果,也可以说是自己作的结果。言传身教,影响出了现在的孩子模样。
明白这些道理的父母,哪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哪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走的正行的端。
越努力越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