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古人早已在古语里留下“适可而止”的智慧,只不过,作为一枚调皮小儿的妈,我总是在比较中失了分寸,被心急动摇了初心。记得以前,看到映博不好好吃饭,看着他在同龄人中小小的个子,心急如我,会严厉呵斥,让小小的娃积蓄了许多叛逆因子,于是,他以慢悠悠的动作无声抗议,我便把他强行拉离饭桌,一场鬼哭狼嚎的争夺大战就会在饭桌前上演,最终两败俱伤,以我赌气离开结束。而今天,我似乎看到自己渐渐从容一些,懂得一点适可而止的道理了。
今天中午,映博又一次不好好吃饭,吃饭前,他在看电视,我说凉好了叫他,他点头答应,没想到,快凉透了,他还是不想暂停电视专心吃饭,我有点火大:“你刚才答应妈妈的,凉好了就可以吃了,电视暂停,快一点!”他不为所动,来了一句:“我的头盔呢?”(上午带他买了个头盔,他很开心,爱不释手)我尽量压住怒火:“吃完饭我们回家路上就可以戴上头盔了,先好好吃饭。”这小子仍然不为所动,一直念叨他的头盔,我本想发火,想想他对头盔已经念叨了一月多了,自然一时新鲜,可以理解,就同意他自己去拿了,回来后,他别无理由,只好坐饭桌前拿起勺子,可是,这小子吃饭的状态!——只见勺子在碗里游走半天,不见舀起一点饭菜!我真是火大,几次警告无果,我拿起筷子用力敲了他的手,只见他眼泪包眼珠,仍然倔强地慢悠悠转着勺子,我想继续时,看到他快要溢出的泪水,心里一紧,一念之间,没狠下心,想到如果此时继续训他,可能会引发嚎啕大哭,到时候,饭不会吃,人也不会安顿,想想自己刚才为什么训他,初心是,想让他认真吃完这顿饭啊,我让自己平静下来,不再看他,心想起码他现在坐在那是吃饭的样子,看看我们不再关注他会有什么反应,试试吧,于是,我示意婆婆、爷爷转过头去,不再管他,我们兀自说笑起来……我偷偷从窗子上的影子里看到他的大体模样,嗯,还坐那,很好,过了一会,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漫长的等待后,竟然听到了“哧溜哧溜”的吃饭声,我暗自欢喜,悄悄用余光看了看他,碗里的饭已经下去一大半,“芹菜也很好吃,可以就着芹菜吃。”我补充一句,只听见,几秒钟后,传出清脆的嚼菜声!太好了,这娃已经用行动,向我言和了,那么,他什么时候反思的呢?估计是在眼泪包眼珠僵持那会吧,也可能,是在我们不以为意的谈笑声中吧。
太好了,我今天一念之间学到了新的一招,助我做一个从容的宝妈,适可而止,是我育儿修行路上的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