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已久的假期终于来了,孩子们每天都在掰着手指数数,五根手指全上完,妈妈就放假了!假期的主题就是陪孩子。
俩娃一直要看大海,要捡贝壳,本来是计划去青岛,连景点路线都规划好了,结果临近假期,约好的酒店由三百多涨价到一千多,最差的也得五百左右,想来想去觉得犯不上,我们被迫更改了计划。买着一大包胡萝卜去动物园喂动物。我和老公总觉得对孩子失信了,没能履行承诺看大海。其实,对孩子来说,可能喂喂骆驼,喂喂小鹿更开心。
在路上,闺女有点困可强撑困意,我劝她先睡一觉,一会到了更有精神好好玩。闺女说:我睡着了,爸爸妈妈就把我放到车里自己走了怎么办?我心里一惊,一直以来非常注意培养孩子的安全感,闺女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我问她,为什么会这样想呢?爸爸妈妈是绝对不放把你丢在车里的。可能孩子太小,也没好好回答问题。
我想,我能猜到这种想法的来源。哥哥每次一上车就睡觉,有几次,我们一起出去买东西,因为哥哥睡得太熟,我们就没有叫醒他,把哥哥放在车里,带妹妹去买。虽然,被扔到车里的不是妹妹,可这件事情被她看到眼里,记在心里了。每次单独带妹妹去买东西,还会给她额外加一件她喜欢的,想着让她更开心,看来,在我们认为对妹妹额外“照顾”的时候,妹妹心里是没有真正开心的,甚至有些害怕。害怕哪天自己睡着会有同样的经历!三岁的孩子,已经学会换位思考问题,对我来说,着实是一个提醒。想想自己的行为,觉得有些汗颜。本想用大人的思维去“讨好”没想到还给人家留下来阴影。看来,任何时候,“做正确的事情”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当哥哥睡着时,正确的事情应该是:留一个大人在车里陪哥哥,或者叫醒。买东西时,也应该给睡着的这位买一份,而不是偷偷只给醒着的额外加。我们总是在忽略小孩,不管哪方面,可实际情况是,小孩总能看到事情最本质的问题,我们大人还会被各种外界因素蒙蔽着眼镜,可孩子就用最单纯的眼光看待问题,反而直击问题要点。所以,又回到身教与言传的问题。
再次深感做父母的责任之重大,稍不留神就会给孩子认知带来偏颇,当偏颇积累,慢慢就形成了孩子的思维。所以,在孩子面前,任何时候请选择“做正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