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假期注意控制住情绪
宋好妈妈

2023.5.1

昨天没忍住,又吼孩子了!又唠唠叨叨一大篇教育!原因是,昨天回老家了,回来后稍微休息一下 ,好孩子一直看书,饭后我和爸爸去健身了,俩学生说不想动,想在家写写作业,老大是放心单位,宋好同学说,给一副画好了的手抄报涂好颜色,然后再读读英语,结果呢?等我们健身回来,小屁孩宋好正在拿彩笔,眼睛很疲劳的样子,说从小红书上找了找想照着涂颜色!我就感觉有点儿冒火了…… 虽然睡前画了画,又写了个简短的不能再简短的小日记,我和她谈了谈话,猜她一定看了好几眼的小红书吧?看了好久吧?要不时间都去哪儿了?眼睛还那么疲劳的样子?宋好一一点头默认!于是从悄悄谈话到长篇大论吼了好几嗓子。不划算,方法有待改进,睡前,大人孩子都生气郁闷了……

今天我的任务是管住自己的嘴,再慢点儿,给孩子一点儿时间,我也决定改改急脾气,爱唠叨的坏习惯……

明天的任务是跟进,跟进好孩子的磨蹭……

和大家分享共勉:

从心理学上看教育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勉:

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意思是说得越多,说服力会大打折扣。

在很多家庭中,对于喜欢唠叨的家长,孩子总是不以为意,反而是平时话比较少的家长,能让孩子老老实实听话。

这就是一种“超限效应”,因为父母的唠叨,其实是在降低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在消耗孩子的耐心。

孩子虽然小,但是该懂的都懂,父母总是把简单的事情再三重复,只会让孩子不耐烦,甚至生出逆反心理。

“法拉滨法则”指出:一句话的输出=55%的态度+38%的语气+7%的内容。

当父母喋喋不休时,孩子能接受到的,往往是父母脸上的不耐烦、不信任,还有语气里的埋怨、指责或命令。

结果就是父母越让孩子怎么做,孩子越不那么做。

李玫瑾教授说:

“六岁以前,父母的话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就是垃圾,孩子听不进去,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父母说的那些他都懂。”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点到即止,千万不要无休止唠叨。

说的越多,孩子越不听话。

祝大家五一愉快!

303宋好妈妈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38322
推荐日记
《 期中考试总结》
《2021年5月1日第48篇——返程》
《亲子日记第48天》
《爱臭美的小姑娘》
《2023年5月1号 星期一 天气晴》
《4月29星期六》
《2023年5月1日 星期一 晴》
《2023年5月1号 第43篇》
《4月30》
《乖巧懂事的侄子假期二》
《体验,第417篇》
《家里的运势越来越好(44)》
《随记 390》
《亲子日记767 2023.4.29星期六 小长假第一天 》
《五一小长假》
《去姥姥家》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考试总结》
《正值人间好时节》
《亲子微时光8》
《2023年5月1 亲子日记第49篇 晴》
《儿时的大象公园 39》
《随记38》
《期中考试总结》
《2023.5.1,第46篇》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195》
《亲子日记第24天》
《五一劳动节》
《亲子日记74篇 宝贝篇二》
《一切都好》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