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语】所有圆满与美好,都来自脚踏实地的耕耘。
🍵【国学经典】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儿子的五一小长假还有最后一天,爱旅游的儿子去远方旅游,时间已不允许,只好就近玩一玩。决定去成武文亭湖去看看。说走就走。先生开车,一路欢歌直奔成武,到了文亭湖,跃入眼帘的是雕像“伯乐相马”。我们拍照留念,儿子则仔细阅读雕像上的文字。生活处处有语文啊。
山因水而毓秀,城依湖而名扬。文亭湖原来叫城湖,因环抱文亭山而得名,总面积9960亩,有“万亩城湖”之称。
先秦时期,先民为抗御洪水,取土堆山;汉代以后,先民为保护城池,高筑堤防,形成了30多华里的护城大堤,据专家考证:文亭湖周围大堤为汉代所修。
景区东北有文亭山,相传为春秋时期孔子弟子曾参与先贤三冉(冉雍、冉耕、冉求)会文处,依山建有“会文亭”,山因亭而得名曰“文亭山”。
经过二千多年的黄河淤积,形成了非常罕见的城镇湖泊,人称“野渚四千顷,烟楼水半城”。
这种有筑堤防水等人为因素和黄泛淤积自然因素而形成的“盆地湖”和“湖泊城”,在黄河流域能够延续到至今,非常罕见。它反映和代表了黄河流域的先民们防水、治水、用水的杰出成就,是极其罕见的黄河流域古代水利发展史上的自然实物博物馆。
文亭湖内曾出土新石器时代的骨镞、骨箭头等众多文物,并发现了汉代陶井群,可知此湖原系先民聚居地。
据清乾隆年间的《曹州府志》载:“文亭山在城武(成武)县西北一里。”可知乾隆以前的成武小邑一部分就在文亭湖里。
波光滟滟,沧浪汤汤;鸥翱鹭翔,卷浪激扬。
成武县依托文亭湖建设了文亭湖风景区,是全省十大淡水养殖基地之一。
沿湖建环湖景观道,沿途布设亭、台、楼、榭、堤等。
湖畔远眺,水波粼粼,尤为壮观。
文亭湖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