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抄一段:“不管是最好的管”,他可以套用到对孩子学习,游戏等一系列管理中。“不管”不是不负责任的放任自留,不是对孩子漠不关心,而是无为而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作为,却是最有效,最长远,最有力的一种方法,可谓是教育的一种最高境界,这一境界的心理学基础是人的天性是向上向善的,在正常的环境中,每个人在善恶表达上一定是优先表达善的一面,只有在变态的环境中,恶才被刺激出来,这都是人类基因自我保存和延续的一种本能反应。
写我自己:孩子的好奇心很强,经常会玩一些小玩具,小饰品之类的东西,探究它的制作原理,模仿它的造型,这些都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在下午放学之后的时间段儿,我很难接受,总会嘟嘟几遍,面上是制服了孩子,实际他会带着满腹心事去写作业,嘟嘟久了变成依赖,更加重对孩子的伤害。反思自己,更应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把自由还给孩子,引导他合理支配时间。做孩子的榜样,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做合格母亲,亲子共成长,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