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说过,阅读是一场自由的梦。不用去期待它能否带来立竿见影的改变,它会让你的人生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清醒而厚重。讲这些给亚霖亚霏,他们好像还听不懂,所以我来给他们讲陶渊明。
在古人里,能把书读的无比纯粹的当属五柳先生陶渊明。他洒脱、恬淡,但也有生活中的内耗和纠结,繁芜落尽时心灵方轻盈,在他的人生中读书就是他的救赎。
陶潜从小酷爱读书,有句诗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少年时的他一心读书,经常废寝忘食,书读多了,眼界就开阔了,所以少年陶渊明虽然家境清贫,但活的特别乐观,这应该是宋濂在劝勉后辈时所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成年后,为了生计而入仕,后却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与官场一刀两断。隐居后的陶渊明,种地、读书、喝点小酒,这种松弛的状态下,他的诗歌成就达到了巅峰。他晚年时创作的名篇《桃花源记》写出了安放自己心灵的栖息地,也写出了无数文人墨客向往的理想家园。
放在今天,大家也许会认为陶渊明不识时务,其实他才是真正的智者,他一直在为自己的生活做减法。生活总要回归生活的本身,家才是心安处,才是归途。我们很多人都在奔波,却忘了我们的最初的期许,化繁为简,找到内心的轻盈,这才是阅读的意义。
我们家亚霖是个“阅读高手”,因为我们每次开怀大笑着找他时,他一定待在一个安静的角落,用自己喜欢的姿势读着自己喜欢的书。反而是我们,总是在被生活的五彩缤纷诱惑着,拖着沉重而疲惫的身体艰难前行。和孩子们讲完陶渊明,我的内心轻盈了很多。
我们会像一朵花苞,读的书也许不能立刻有所收获,但在将来的某一时刻,你会因此一瓣一瓣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