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4日 星期日
今天教育局组织聘请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孔屏教授给府前街小学的家长进行授课《读懂孩子 理解教育》。很庆幸今天来听孔屏教授的讲座,听了老师的讲座,收获很大,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真的需要学习和进步。我把孔屏教授的讲座内容记录汇总如下,以激励和提醒自己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学习和思考。
读懂孩子 理解教育
主讲:孔屏
(一)读懂孩子的需要
低层次需要:
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爱和归属的需要
4、尊重需要
高层次需要:
1、认知需要;
2、审美需要;
3、自我实现。
(二)读懂孩子的行为
12岁之前,孩子不合作行为的目的:
1、获得注意;
2、争取权利;
3、报复;
4、自暴自弃。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①认识世界的方式:动作
儿童对世界的学习是从感知开始的,方式很简单,手的抓取,嘴的吸允等,如果动作发展受到阻碍,就割断了婴儿与外界的联系。
教育的原则:
◆满足孩子的动作发展。
◆让孩子作个够(幼年不作的孩子大了作)
②,客体永久性:
,事物不在眼前,能够依然知道事物存在。
(2)前运算阶段
①万物有灵论
不能很好的将自己和外部世界分开,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情感,有人性。
②自我中心。
③不可逆性
思维只能前推,不能后移
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现象被家长误解为孩子任性、笨、傻,-导致孩子羞辱罪恶和低自尊。
教育原则:
◆尊重孩子。
◆采用肯定句式的正向教育。
④思维刻板,不灵活。
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刻板行为被家长误解为孩子不听话、任性、执拗、笨,然后指责甚至打压孩子,导致孩子羞耻,罪恶和低自尊。
教育原则:
◆尊重孩子的原则;
◆顺应孩子的需求;
◆理解孩子的“执拗”行为;
⑤与思维不守恒和刻板性相联系,本阶段儿童尚未获得守恒的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不同;
☆意识到生命的生物学基础;
☆考虑多个方面,去中心化;
☆思维可逆,且前后比较;
☆思维达到守恒;
教育原则:
◆允许孩子有不同意见;
◆加强思维训练;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假设性演绎推理;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教育原则:
◆允许孩子看推理小说;
◆支持孩子的实验探索;
2、社会发展规律
(1)亲子关系
①接纳 理解 尊重 支持
②要求 监督 约束 惩戒
(2)同伴关系
①培养孩子受同伴接纳的特质(爱笑、友善、合作、包容、有同情心)
②增加同龄人交往的范围,提高孩子交往的能力和技巧。
(3)师生关系
①10岁前培养孩子对教师的敬畏心;
②引导孩子努力获得老师的关注。
(二)理解家校共育
家校关系,只能以合作开始,以互相支持和配合为唯一方式,才能抵达共赢的彼岸。
2、家园共育的策略
(1)家长会议积极参加;
(2)学校活动踊跃报名;
(3)家庭作业积极反馈;
(4)教师意见高度重视;
(5)孩子情况及时交流;
(6)事实问题接纳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