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绪
情绪本身就是多面的,有喜悦就会有伤心,有兴奋就会有恐惧。当孩子出现坏情绪时,也是引导孩子学会处理情绪的最好时机。越是坏情绪的时候,孩子就越是需要引导和爱。
一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在玩具店,正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我要这个奥特曼!我就要!”
妈妈试着软言劝阻:“咱们家里已经有两个了,这个就不买了。”
男孩一听,顿时炸毛了。他嚎啕大哭,还躺到了地上,边哭边喊:“坏妈妈,坏妈妈,我要打死你!”
妈妈本来还挺克制,这下显然也被激怒了。
她拽起孩子,一边拖着往外走,一边呵斥道:“反了你了,赶紧走!”
小男孩本就哭得伤心,妈妈的拖拽让他更加失控,他扑到妈妈身上,疯狂地扯她的衣服...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难免会出现发脾气、坏情绪的时候。
这些情绪的确容易令人感到心烦,可它们并不是“洪水猛兽”,也并非孩子故意要挟。
相反,所有的情绪,都是孩子用行为表达的语言。
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就会发现:孩子坏情绪时,正是最好的教育契机。
1⃣️、坏情绪,是用行为表达的语言
许多父母都很困扰,孩子的情绪为什么那么容易失控?
其实,用行为来表达感受,是孩子的一种本能。
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提到:
“孩子具有一种天生的、自然的本能,想要执着于实现全部的愿望。但他们的生理和情感发育,超过了他们的沟通能力。”
也就是说,孩子被拒绝,或者遇到挫折时,会非常生气,可他们却又不会表达不满。于是,他们只能依靠身体的本能,比如哭闹、叫喊、发脾气等等来表达内心的挣扎。
透过孩子发脾气的表象,我们会发现,每一种情绪,都藏着孩子内心的语言。
比如别人无心的比较,是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不开心。这些委屈积压在心里,最后变成了无法排解的负面情绪。许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无理取闹,可在孩子眼中,他们只是非常生气、失望和不开心罢了。
此时,如果父母无法理解孩子的感受,一味地斥责和压制,就会让孩子的情绪越发失控。情绪本身,并没有好与坏。对于敏锐的父母而言,孩子“坏”情绪的时候,恰恰是真正看见孩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