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第63篇
张津玮妈妈

2023.5.15 晴 星期一


今天天气好晴朗,气温上升到34℃,非常热,今天晚上又去加班,9:30分到家又累又热,先洗了个澡 ,洗完衣服躺在沙发上看很早之前就关注的校长视野,就是之前没怎么看,今天晚上我看了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熊孩子总是惯出来的》记住这3点,孩子想不成才都难,我看完感触颇深,我三点一点也没有做到😭现在分享给大家,看看你们都做到几点?


校长视野 2023-05-13 19:30 发表于山东


以下文章来源于每日蒙台梭利 ,作者:蒙粉


教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管的太多怕孩子嫌弃,管的太少又怕孩子学坏。


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期《圆桌派》中曾经提到,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存在一些弊端,而最大的一点就是:


“有些家长他在该管教孩子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却开始管。”


孩子的前途,不仅拼的是自己,更是要拼父母的育儿智慧。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


优秀的孩子都是管出来的,熊孩子总是惯出来的。


家长记住这3点,就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01


管好时间,让孩子形成自律


后台有一个妈妈问我:


孩子做事总是拖拉,做作业一定要盯着才会做,看电视如果不提醒他能看一整天,吃饭、睡觉都要人跟着催。


道理说了千百遍,可孩子不但没有一点改进,反而越来越不听话了,该怎么办?


在家长圈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10个孩子9个磨蹭,还有一个根本就没有听你说什么。


不可否认,随着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总感觉时间不够用,而孩子呢倒是不急不慢,磨磨蹭蹭。


想要孩子告别磨蹭,就得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两点建议,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形成自律。


第一,和孩子建立一个“可视化”时间表。


教孩子认识时间,家长就要想办法把抽象的“时间”具体化、事件化。


如果孩子能够“看到”时间,将时间可视化,可以被孩子观察到,那么孩子对于时间概念的理解,就相对容易一些。


比如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吃饭,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玩耍......


可以自己DIY时钟,或通过时间三段卡等,将孩子要做的事情和时间建立起联系;


让孩子感受到时间的“事件化”和“长度化”,他才能更好的理解时间概念。


第二,让孩子体会一下磨蹭产生的后果。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


当孩子磨蹭的时候,适当让他体会一下因为磨蹭,而失去了做某件事情的机会,他自然就会明白自己应该提高做事情的速度了。


朋友家有一个7岁的女儿,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干什么事情都是磨磨蹭蹭,一副漫不经心、与我无关的样子。


你催她,小朋友不急不慢地吐出一句:


“我们小孩子,做事就是慢吞吞的,你越催,我们就越慢。”


后来朋友跟孩子说“从明天开始,妈妈就不催你了,妈妈只会提醒你,你需要自己安排时间。”


第二天,小朋友依然懒懒地起床,慢悠悠地刷牙吃早饭。


朋友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愣是忍住没出声。


不出所料,孩子上课迟到了,还挨了老师的批评。


小朋友满脸委屈,怪妈妈没有催她快一点。


朋友把昨天的话又跟孩子说了一遍,这次小朋友似乎听懂了。


从那往后,再也没催促孩子。


磨蹭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断催促的家长,不妨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多给孩子一些时间。


心理学上有一个“超限效应”:


指当一个人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后,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最终效果只会事与愿违。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去听一个牧师演讲,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


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最后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个故事很好的诠释了“超限效应”,教育孩子也是这样。


过度焦虑、太多催促,只会扰乱孩子成长的节奏。


智慧的父母,都拥有敢“慢”下来的勇气。


02


管好习惯,让孩子养成自觉


从来没有天生就自觉的孩子,每一个自觉孩子的背后,都是父母长期督促管教的结果。


孩子年龄越小,可塑性就越强,只有在小的时候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孩子长大后才能有出息。


家长千万不要拿“树大自然直”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孩子小时候不管,长大后就更难管了。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好的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然而,习惯养成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需要学习,父母也需要学习。


家长要有耐心,更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去摸索,去调整。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要趁早,以下这3种习惯越早让孩子养成越好!


第一,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认为:


教育孩子的最高目标,就是要让孩子能够自立;


无论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毋须依赖父母,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


孩子3岁之后,是养成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


家长们该放手时就放手,有些事情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做。


生活中常见的生活行为,如穿脱衣服、自己洗漱、独立进餐等,都可以让孩子独立进行。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培养他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请帮助我独立完成”,这是每个孩子天性的内在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


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教育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孩子才会成长。


第二,每天大量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能够祛除内心的浮躁,让一颗心沉浸在文字宁静的世界里,给心灵以蕴藉和滋润。


一个人想学有所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将使他受益终身。


《人民日报》曾刊文,提醒父母要鼓励孩子根据兴趣进行大量阅读。


犹太人的家族里,他们爱书如命。


在每个犹太人家里,当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几滴蜂蜜,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


这种仪式的意思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


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读书是一件甜蜜而快乐的事情,以此唤起孩子对书,对文字的兴趣。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孩子爱上读书,是父母最值得炫耀的功力!


第三,犯错后及时纠正,完善自我。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


在不伤害别人和自己的前提下,父母要允许孩子有试错的机会。


如何对待孩子犯错?洪兰教授告诉大家正确的答案:我不要求你完美,我要求你学习。


当你犯错时,重要的不是这个错误有多糟糕,或者是不是你的错。重要的是,要将错误转换成一个经验。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不曾犯过错的人,表示他从未尝试过新的事物。”


让孩子知道,没有人能永远不犯错,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到修正错误的方法,完善自我。


03

管好情绪,让孩子提高情商


情绪管理,是每个人都躲不过的课题。


无论我们产生了何种情绪,正面的或负面的,都得去正视、关注和接纳。


情绪是会传染的,温和的父母养育温和的孩子,易怒的父母养育暴怒的孩子。


教孩子学会认识情绪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仅能和谐家庭关系,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情商。


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第一,认可自己的情绪。


孩子和我们成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情绪。


情绪,其实就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就像我们平时照镜子的时候,会看到我们的五官,我们可以看到微笑,也会看到难过的表情。


情绪,自然而然地存在,它不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控制它。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成人首先要以同理心去理解孩子的情绪,不谴责孩子的行为。


以同理心去理解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知道他的情绪被认同,孩子便容易安静下来。


第二,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怎么引导孩子的情绪,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任何道理都是听不进去的。


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陪伴,静静地陪着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有时间去哭。


并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难过,你想哭就哭吧,妈妈会一直陪着你的”。


当孩子情绪平静之后,你可以提醒他“宝贝,说说你的感受吧”。


家长们也可以做一些示范,让孩子知道一些情绪语言:


“我很生气”、“我有点不高兴”、“我要发脾气了!”……


第三,划定界限,让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


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也许会哭闹摔东西甚至打人。


父母可以做的,是理解孩子的情绪,同时清楚的告诉孩子,什么行为是不可以的。


让孩子在事情中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给孩子划定界限,主要看孩子年龄段。


0-3岁的孩子,对情绪的认识、表达,还处在懵懵懂懂的阶段。


他们大喊大叫、摔东西、发脾气,都是在用直接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4-6岁的孩子,情绪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对自己情绪的控制由被动变为主动。


这时候家长可以通过绘本故事等方式,和孩子一起认识不同的情绪;


比如生气、悲伤、开心,并给孩子示范如何正确地把情绪表达出来。


聪明的家长,懂得抓住孩子成长的时机,让他在成长中学会如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教育孩子是门大学问,多一分,少一分,都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严管”是爱,“放纵”就是害。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问题的折射。孩子的问题只是果,因在父母身上。


愿世上所有的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记住这三点,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66829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
《我的生日》
《学习师德师风学习体会》
《周一》
《 又是忙碌的一天啊》
《亲子日记第623天 2023.5.15号 周一 晴》
《适当放手(54)》
《亲子日记第三十三篇》
《亲子日记第455篇—可爱的三宝2023.05.15》
《亲子日记第75篇》
《(766)励志大会 2023.05.15》
《莫发火》
《随记》
《亲子日记66》
《《你很特别》 小故事分享》
《亲子日记》
《20230515亲子日记第345篇——强制“关机”》
《5月15日》
《2023.5.15》
《亲子日记1317》
《2023年5月15日亲子日记第63篇 天气晴》
《放平心态》
《去广场玩!》
《我的一天(皓月口述)》
《寻找优点27》
《64篇》
《稳定情绪》
《亲子日记79》
《尝试改变自己》
《亲子日记 婆婆提前过生日》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