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前街小学 一年级二班 王韵涵妈妈
2023.5.15 星期一 晴
我们90后这一代人在上小学的时候已经安排了值日,每周几固定的打扫卫生,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理所应当的潜意识。
“妈妈,我今天值日了,我扫的地。”闺女放学后迫不及待的自豪的和我分享着值日的过程。
“这是你第一次值日吗?”
“嗯嗯,以前都是老师打扫。”
我突然愣住了,现在的老师太辛苦了,现在的孩子太娇养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因为闺女接下来的话,给了我当头一棒,我竟然忽视了这么重要的事情。
“妈妈,是不是这样扫地,扫帚是这样用吗?我怎么怎么扫都扫不干净?我以后再也不随地扔纸了,打扫卫生太累了……”
闺女都一年级了,竟然不会用扫帚!!!
我深刻的反思自己,是否满足了孩子的成长需要。孩子的成长需要不仅仅是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要。孩子的成长需要不断的学习知识,知识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有成长需要的各种适应能力。当今社会高科技的发展,扫地机器人的出现,扫帚慢慢的淡出视野,这是孩子不会用扫帚的一个很小的因素,最根本的是家长没有放手让孩子去参与家务活中来,导致孩子根本不理解屋子为什么这么干净整洁,打扫卫生为什么这么累。
扫地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情,却反映出现在社会的普遍现象——小学生缺乏劳动锻炼。根本原因在于家庭,因为父母根本没有把孩子考虑在能分担家务的人选里面。非常感谢学校让孩子进行劳动锻炼,让孩子学会生活技能的同时能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回到家后的韵涵时刻监督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卫生情况,让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维持家庭卫生。我也适当的让韵涵去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韵涵每次都高兴的完成任务。
“妈妈,偷偷告诉你,我今天值日扫地最快,被评为第一名。我扫的越来越干净!”韵涵自豪的向我炫耀。
“继续加油!”
一切都在进步,无论生活还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