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7日 星期三 天气晴
加班,儿子打过两次电话来,说一直等着我回家吃饭。匆匆忙完手头紧急的工作,回家已经晚上十点了。在单位写了一天“作文”,不想再动脑子了,偷个懒,摘抄一下宋词之美。
夏日书房,香炉静置,一缕轻烟如细丝般流转,这是晏殊《踏莎行》中“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句所描绘的场景;花瓣飞落,雨滴飘零,人影在独立,燕儿依偎行,这是晏几道《临江仙》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想要展示的意境。
从作者日常生活的场景入手,发掘细微的意象。宋词较唐诗更注重微观、个人化的体验。这也难怪。当大唐盛世的曙光落下,迎接宋朝的是强敌环伺的破碎河山,国家不尚武,文以治天下。文化内省、潜心发展的氛围反而促成了经济的高度繁荣,市民生活的多姿多彩。
无论是饮酒度日间的“衣上酒痕诗里字“,宴席助兴的“六幺催拍盏频传“,还是一晌贪欢的”梦里不知身是客“,慵懒宅居的“宝帘闲挂小银钩”,这些再平庸日常不过的体验在不同词人的妙笔之下皆可化作非凡艺术,让我们细品生活之美,向万千读者传达他们的真我性情。
的确,只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便可称之为艺术。背离传统上“文以载道“的宗旨,甩去”宏大主题“的枷锁,宋词将个人的性情美展示到极致,同样能感动到每一位受众。
读到“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我们会无言痛心;念至“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我们会会心一笑;听到“花自飘零水自流”,我们会无端伤感;而看到“白发戴花君莫笑”,我们又会开怀一乐。将个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共鸣至所有人,
这,便是宋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