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5月16日 天气晴
婉如生气了,起因就是今天未经婉如的同意下我跟托管陈姐说:“下午让婉如去托管写作业,等我做完饭去接她,如果作业写完了就复习默写语文或者做她带的题就行。让她不用急。”
我直到六点半的时候去托管接婉如,婉如在写阅读理解,基本作业写完了。看到我的那一刻婉如没有朝我笑,也没叫我妈妈,而是朝我生气,开始的时候我还没反应过来。婉如就朝我抱怨:“我在学校里快写快写的,就是为了你来早接我,如果不早来接我我还用着快写了吗?”妈妈:“这是我的错,没有经得你的同意。那明天下午我就六点半接你了啊!”婉如:“不要。”妈妈:“那几点接你,得有时间的。”最后也没说出时间来。
从这个事中我感觉我的婉如长大了,有些事需要与婉如商量着来了。尤其是婉如本身的问题,家长不能一昧的要求孩子做到。孩子已经四年级了,有些事她也懂了,商量着来是没有错的。
孩子越来越大,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有些事虽然孩子感觉是对的,但是家长感觉不对。这就是一个冲突,站在两边都是对的,可合起来就是矛盾的发生点。我们家长听取孩子建议的同时,也需要权衡利弊。孩子的建议也是建议,家长不能只因是自己的孩子而否定孩子的建议。如果次次对孩子强势,那孩子慢慢的就会跟家长有隔阂,家长都不会知道孩子的很多事。
我们做家长的需要倾听孩子的心声,明白孩子需要什么。我们家长对孩子了如指掌才能“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