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路 开 拓 一 路 歌
---记蒙阴县第二实验小学家校共育之路
篇一: 家校合力 共育花开-----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会
2023年3月---5月,蒙阴县第二实验小学多次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武际金校长来校作报告,深化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广大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通过分批次给中层以上干部和班主任、全体教师、各年级家长、各班家委会、男家长等特定群体开展讲座,广大教师及家长都刷新了教育理念,反思教育行为,唤起教育认知,家校合育空前未有。
篇二: 守望成长 静待花开-------“三写”工程
邀请各年级家长分批次聆听教育专家武校长的讲座,“输入”专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后,学校指导督促,开启“输出”模式---“三写”工程。“三写”工程倡导家长们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书写亲子日记;教师“三省吾身”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书写教育日记;学生记录一天的美好,书写成长日记。目前,现在写至80篇亲子日记以上的家长已过千人,有些甚至写到了200篇以上。近百名教师每天坚持写教育日记。每天,都因先知先觉家长们的反思总结和成效让不知不觉的家长陆续加入到书写大军的行列里,因为,亲子日记助力教育行为,带给大家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作用显而易见。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唯有日记能够清楚地记录某年某月某天,让岁月有迹可循。不管是亲子日记还是成长日记,都是宝贵的财富,笔下记录的真实生活,见证了孩子的进步和变化,若干年后,这是满满的回忆。
日记让我们“回头看”,总结过去,指导未来。在用文字梳理事情时,会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 静下心去思考这件事,总结经验,并及时做出调整,用来指导我们以后的教育方式。日记还可以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写前的交流,写后的阅看,都是家长和孩子间心与心的碰撞,日记是父母和孩子交流的纽带。
榜样的力量,身教大于言传。每天对自己的总结反思,书写日记时的专注,是在感染孩子一种独立思考的行为和持之以恒的态度。家长在孩子面前的行为,势必给孩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孩子也会在家长的影响下,专注安静地做事,学会坚持。
值得一提的是,刚开始写日记时,有不少家长是不公开的,或羞于文笔,或介于隐私,或不想“出头露面”。但,经过观察和思考,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在班级群、二小成长型家长学习群发表出来。群里,大家你一篇我一篇,篇篇都是了解孩子的渠道。尤其看到自己的老师每天的教育日记时,家长们第一时间就了解了当天班里发生的一切,或是班里的榜样,或是最近一些扎堆的问题,或是老师的教育指导,这样动态的呈现方式,让家长们时时见证孩子的成长,了解当下成长中问题的解决办法。阅看其他家长日记时,则能了解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他们棒的地方,正视自己可能也要面对的问题。很有趣的是,有些熊孩子不敢回家说的事竟从别人笔下得知了!老师在看了家长的亲子日记后,能看到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期盼,同时看到家长面对孩子出现问题时的焦虑,甚至能隐约的看出家长对老师的教育需求。教学中,老师自然而然就“旁敲侧击”的“对症下药”了。通过阅看日记,家长之间、老师和家长之间,每天都在互动,也都能更加理解彼此,相互配合,助力孩子成长。越来越多家长认识到写亲子日记的意义后,开始了,就停不下来了!
需要说明的是,亲子日记的书写非常简单,会记账就会写日记。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多好的文采追求质量,也不需要长篇大论追求数量,只需实事求是地记录值得思考的事情即可。心静了,书写出来了,就会感受到其中的意义。即便当日生活中无可写,读读别人的日记,都会感慨颇多。记录美好,留住美好,成为美好,
为了鼓励广大家长积极写亲子日记,学校专门设计印刷了亲子日记本,校长亲自签名,亲自指导家长书写亲子日记,学校还为部分家长印刷了"亲子日记专辑",创建二小《亲子日记专版》定期展览,定期评比。亲子日记,为爱而写,亲子日记拉近了家校距离,使一部分家长实现了由专职型家长向教育型家长的转化,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
篇三: 家校携手 共育未来---------“三写”表彰会
2023年4月24日下午,在学校多功能报告厅召开家校合育阶段总结,以“亲子日记践行者-----智慧家长”颁奖典礼,表彰在“三写”工程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家长,优秀家长和优秀教师代表做典型发言,刘伟校长做“三写”工作总结,并为下一步的推进工作作出了规划。
篇四:家校携手 和谐共育---------学校家委会换届
为进一步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双向互动、营造学校健康、和谐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家长资源,实现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共同关注、共谋发展的最终目标。2023年5月22日下午,蒙阴县第二实验小学召开了学校家长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以紧跟时代教育思想的秦立华为主任的新一届学校家长委员会上任。
篇五:家校协同 共同成长--------家委会校园轮值
新一届学校家长委员会上任第二天,就开启了家委会校园轮值。本学期,学校邀请学校家委会委员驻校办公,参与学校日常管理,使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更直接的感受和参与,与学校通力协作,共同完成育人的重任。他们从一早到校执勤到巡查楼层发现问题,再到推门听课、陪孩子午餐,俨然就是学校的一份子。学校与家长,如螺丝与螺帽,是搭档、是团队,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让孩子快乐成长。
篇六:家校合育 共育花开--------家长进课堂活动
为更好地构建全环境育人,架设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桥梁,促进我校教育的持续发展,在每日家委会校园轮值的同时,学校还增设了家长进课堂活动,让不同职业、不同阅历的家长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和兴趣特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孩子,践行家校共育,携手孩子成长。
家长进课堂,最直接的就是用身教来给孩子做示范-----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是积极的,勇敢的,努力的。课堂上家长的样子,就是孩子“破壳”的敲门砖;家长的自身经历与经验传授于学生,能让孩子醍醐灌顶般的丰富认知,做善事收善果;走上讲台体验做老师的感觉,让家长更加直观地看到孩子们的课堂表现,观察自己孩子在群体生活中的水平,能更精准地指导孩子。同时,于家长自身而言,参与职业体验,感受不同的工作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唤起自己的活力。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家长进课堂,于家长,于孩子,收获都是仰取俯拾。在我们的活动当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时,得到了很多单位的支持与青睐,他们愿意并渴望和学校合作,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奉献自己的力量。社会、家庭、学校全环境协同育人,助力孩子成长,孩子们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