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学习感悟
清凉

5.28日如约听武校的讲座,因为家里二宝还小所以对武校讲的孩子不同认知阶段的特点自己感触颇深: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其发生认识论、运算逻辑和儿童心理学体系中提出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的理论。为后人进一步对儿童思维发展过程及规律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相当于婴儿期。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本阶段主要特点是:儿童只是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本阶段儿童在认知上的主要成就是:主体和客体分化和因果联系的形成。手和嘴是主要的感知武器。

2、前运算阶段(2-7岁)。较之前一阶段其质的飞跃表现在:由于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现,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可以凭借象征性格式而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这一阶段还可再分为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与直觉思维阶段(4-7岁)这样两个小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和思想有两个特点,一是思维开始具有较大的变易性,出现了可逆性(“运算”概念在皮亚杰理论中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可逆的动作),能解决守恒问题,能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分类和理解逻辑关系;另一是能对具体事物进行群集运算,包括组合性、逆向性、结合性、同一性、重复性或多余性等运算。但由于这一阶段的运算仍脱离不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所以,其运算还是零散的、孤立的,难以组成完整的系统。本阶段主要是利用实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计算。

4、形式运算阶段。亦称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的最大特点在于:儿童思维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不受具体事物的内容的局限,能把形式与内容分开,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即能运用符号进行命题演算,能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在这一阶段里,尽管儿童少年并未意识到某些形式运算结构的存在,但能运用这些结构去解决实际问题。

在武校的讲座中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培养孩子一定要遵循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切不可拔苗助长!高质量的陪伴胜过千言万语的讲道理,跟着武校学习,努力争取做智慧型父母。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91123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七十一)》
《好习惯需要从小培养》
《默默陪伴静待花开102》
《坚持就有收获》
《做喜欢的事情,不埋怨》
《亲子日记78》
《惹事的小孩 2023年5月27日 星期六 天气晴 第449篇》
《快乐六一》
《2023.5.28 雨 周日 689篇》
《学习,赞美和鼓励》
《82. 所遇皆温暖!》
《清晨》
《亲子日记73篇》
《91清晨,来自妈妈的爱》
《忙碌的一周》
《买鞋记》
《孩子的爱猝不及防》
《第三十二篇》
《快乐陪伴》
《亲子日记第489篇,2023年5月27日,周六,阴》
《杭州,苏州旅游记》
《真得多储存美好的记忆》
《正确陪伴孩子》
《郭亚欣的亲子日记》
《妻子》
《亲子日记第488篇,2023年5月26日,周五,多云》
《万事藏于心》
《随记》
《请教》
《2023.05.29 星期一 阴 181》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