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父母,孩子
6.11李垣杭妈妈

某日,儿子看着我说:“明明我已经长得比你高了,怎么在你面前还是有一种压迫感呢?”

我乐了:“我比你高了10年,你才比我高了几个月啊?”

他想了想,“也是,在你的阴影下待了太久了。”


其实,不仅如此,不管过去多少年,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在孩子眼里,父母也永远是父母,哪怕他早已长大。

想起前几年看的一个小视频,两个老太太坐在太阳底下晒暖,其中80多岁的老母亲,抖抖索索的从口袋里掏出两块糖,递给了60多岁的女儿。那是她中午吃喜宴时,专门放在口袋里给女儿带回来的。女儿拿到糖的那一刻,昏花的老眼都亮了,立刻喜笑颜开,那是来自妈妈的爱呀!

我婆婆也是如此,虽然她儿子现在已经40多岁了,但在她眼里,依然是孩子,每天都叮嘱要好好吃饭啊,天冷了穿上厚衣服啊,在外面别怼怼人啊等等。婆婆只要来我家,早晨必然要给老公冲一碗鸡蛋茶(我和儿子不爱喝),提前半个多小时就准备好,一直放在热水里温着,等他起床正好能喝。每次得知老公晚上出去吃饭喝酒,婆婆都担心得睡不着觉,一晚上要打好多遍电话,问问回来了没有?直到听到老公回来的消息,才能放下心来安然入睡。

我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次回家,妈妈总要做我爱吃的饭菜。过年去爬山,给孩子们带的牛奶和水,老爸都要自己提着,不用我分担哪怕一点点。

这大概就是天下做父母的心情吧,永远牵挂孩子,放心不下孩子,把孩子的一切都放在心上。而另一方面,父母也一直是孩子心理上的依靠。

记得过年的时候,老爸在餐桌上向我们讲笑话,说当年某某某都70岁了,还去找90岁的老爹告状,说谁谁谁那个老家伙又骂他了。听得我们都哈哈大笑。

是啊,不管到了多大年纪,只要有父母在,我们就还有做孩子的时候,做出成绩了可以向父母炫耀,受到委屈了可以向父母诉苦,不求父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只是寻求心灵的港湾,寻找有人疼、有人爱的感觉。

愿我们的父母都能健康长寿,让我们一直能做一个父母的孩子!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100179
推荐日记
《习惯源于坚持》
《冰火两重天》
《理由》
《动物园一游》
《饮食》
《2023.6.3》
《六一来啦》
《少先队入队仪式》
《2023.6.3》
《86 整洁的教室》
《随记65》
《随笔》
《对不起,宝贝儿》
《认识新朋友》
《希希日常第641天》
《快乐的一周》
《换位思考(524篇)》
《高兴的一天《31》2023.6.1天气晴,星期四》
《邵雨藤成长日记第9篇》
《阅读是父母最划算的投资》
《周末之四十三》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
《陪伴着孩子到成年》
《参加女儿的六一 星期四 晴》
《亲子日记》
《赶“鸭子”上架之后-1》
《相处不累》
《亲子日记48 6.3记录6.2》
《74篇》
《6.3日 星期六 又是周末》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