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分享有关《易经》的话题,已打算用一年多的时间,来连载介绍易经,因为我发现一旦掌握了易经的思维和智慧,人会活的很通透、从容,用易经的话说,就是“乐天知命故无忧”。
之前的日记89、90、91介绍了八卦的基本内容:最初取象、卦象、卦名的由来。懂得了这些,就完全可以引导孩子去接触了。
这也是我为啥主张孩子最早接触的经典力推《易经》,因为易经来自于大自然和生活,让孩子容易理解。不信请看:
每天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蓝天下,抬头看天的时候,就可以给孩子讲天的卦象故事,同时告诉孩子天的卦名叫乾,天上的太阳也可用乾表示,乾就是刚健的意思,为何叫刚健呢?
因为它从来不会偷懒,即使天气有阴天下雨,但天亮时间一到,黑暗就会褪去,太阳照样升起,只不过是有时乌云遮住了它,才使我们看不到。但坐飞机时,穿过云层,就能看到太阳和蓝天。
这就是乾卦,刚健的特性。
大地呢?我们每个人,谁能离开大地而生活?
宇航员即使有时会飞往太空,在太空生活一阵子,但最终还是得返回地球,感觉还是在地球上生活更踏实。
这时就可以给孩子介绍大地就是坤,坤是柔顺,任劳任怨的意思。
什么叫柔顺?就是她默默承载着所有的生灵和植物,而这些生灵怎么对她,她都没有怨言。
天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乾坤二性是我们最佳的模范,所以,中国名校清华大学的校训直接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就来自《周易》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品一品,这是多么有能量和气势的两句话啊!
想一想,孩子越小的时候,越容易接受家长的引导。在懵懂时期的幼儿,就让他(她)明白了天地乾坤的特性,以后慢慢长大,遇到人生中的不同境遇时,看看天,对,得自强不息。踩踩地,嗯,厚德才能载物。
试想,这样用易经思想滋养大的孩子,是不是心胸格局从小就很不一样?
还有,带孩子看到山的时候,就可告诉他(她)山的卦名叫艮,是止的意思。
为何看到山要止呢?止不是停止不前,是为了休息一下,休养生息,才有气力更好的爬上去。
这样,结合着山这个自然实物,就可把“休息是为了走的更远”这个智慧传达给了孩子。
易经教给我们的是智慧,不是知识。平时知识容易获取,智慧却不容易悟到。
但一旦学了易经后,是不是就很容易把大自然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蕴含的智慧传达给了孩子?
我们又说,易经有很大的空白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他五个卦应该给孩子怎么引导呢?
今天我就不写自己的经验和看法了,欢迎大家发挥自己的智慧,思考如何去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