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教学勇气》第七章《不再分离——心怀希望教学》中的《志同道合的共同体》《走向公众》和《精神奖励》三篇文章。
真正优秀的教师都是有着职业认同的教师。帕克·帕尔默指出:心怀希望教学,过一种不再分离的教师生活。大的环境我们无法改变,自身可以自己把握,当我们沉浸于抱怨,甚至是由抱怨而生发“怨恨”,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要想发展,我们必须心怀希望,引书中所言:在我们的眼里,“当什么都不再神圣、不值得尊敬时,我们最多只能达致平庸。”作者试图通过提取一般运动本质上的特点的四个阶段来告诉我们,从自身开始变革。
第一阶段: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任何人强加于我们头上的惩罚莫过于我们在自我泯灭的妥协中的自我惩罚。
环境可以令我们不爽,但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谁?我为何而工作?正如帕克·帕尔默所言:“人们站在选择的一字路口:要么,一直让自我枯萎,要么坚持呼唤美好生活和优秀教学之来源的自身认同和自我完整,必须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
第二阶段:组建志同道合的共同体。
孤单在内心,是一种封闭的孤单。当然,对于表达,大多时候我们会心怀恐惧,因为它时常会招来指责。如果没有承受可能指责的耐力,你就不可能有表达的勇气。积极表达,勇于表达,是组建志同道合的共同体的第一步。
第三阶段:走向公众。
任何变革都不可能是温室中的花朵,见不得大风大浪。必须要靠走向公众,来接受考验,并在考验中通过反馈而及时的调整。
第四阶段:基本认识应该是这样的,任何人所能够提供的奖赏都比不上他们自身按照自己的本真生活所获得的内在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