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方式会在无形之中传承。比如,在我小时候,我的父母经常以吼叫、打骂的方式教育我,那么现在,潜意识里认为教育孩子就该这么做,继续沿用上一辈的教养方式。即使,现在已经认识到那样做是不对的,但很难在短时间内改过来。
现在大部分妈妈不但要带孩子,还要上班,妈妈上了一天班,回家要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还要辅导孩子作业,当妈妈们累到极点,情绪自然不会太好,这时候孩子稍有不顺妈妈心意的地方,都会引起妈妈情绪的大爆发。加上很多爸爸回家后宁愿玩手机、睡觉也不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或者辅导一下孩子作业,爸爸的这种不作为态度,也是妈妈情绪爆发的另一原因,很多时候,孩子就成了“出气筒”。
当我们忍不住发脾气吼孩子时,我们该怎么办?(我就是这样的人,所以特地看了些文案总结,觉得不错,分享一下)
第一、暂时离开,给情绪一个缓冲期
暂时离开,绝对是一个好方法。当我们忍不住要发火时,可以暂时离开三到五分钟,可以去自己的房间呆一会,可以去卫生间照照镜子,总之,生气发火时,不要看着孩子,如果你一直看着,就会越看越生气,最后忍不住。暂时离开几分钟,转移一下我们的注意力,有利于平复我们的情绪。
第二、放下心中的焦虑,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学习
每个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孩子优秀、希望孩子成才。这没错,但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父母不能太心急。我们要放下心中的焦虑,调整好心态。慢,是孩子的天性;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契机。
第三、牢记吼孩子的危害,管住自己的嘴巴
人在情绪失控、气急败坏时,难免会说一些攻击对方的话语。比如:
“你怎么这么笨”。
“当初真不该生你。”
“笨的和猪一样,这辈子能有出息才怪呢”
这些话一说出口,对孩子来说就是伤害。
经常吼孩子,还可能导致孩子性格懦弱、自卑、胆小、叛逆等。
所以,每次吼孩子前请三思。努力克制自己吧。因为伤害一旦造成,就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去弥补,也不一定能完全弥补。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父母,要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孩子、赞美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长成我们期待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