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继昨天全园庆祝后,似乎幼儿园里还有活动安排,应该是以班级为单位了。早上孙丹仍然醒得很早,痛快地穿上了园服,其他大部分时候,她还得对所穿的衣服选择一番,每每让她穿好得费一顿周折,其实之所以这样,一是她已经有了初步的审美倾向,有明确的挑选自己喜欢的主观意识,二是也是为了拖延时间,总想在家磨蹭一会儿。
中午吃饭的时候,孙丹妈妈告诉我,孙丹想给班里的小朋友赠送节日礼物,还跟妈妈讨论了一下,妈妈建议给小朋友们买棒棒糖,可孙丹经过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想给小朋友们买图画书。我想孙丹是认真的,因为不久前班里就有家长给全体小朋友买过棒棒糖(估计是提前庆祝六一,但孙丹没说原因),大家都知道是哪个小朋友的家长买的,小朋友们很高兴,老师们也很高兴,看来是给孙丹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她也想那么做,但不想重复别人的做法。其次孙丹是经过认真地思考,因为她很喜欢画画,几乎每天都得画一画,所以才选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当礼物。孙丹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思考和主见,让我们觉得她的确是慢慢长大了。这个小事例来思考我们的教育,家校共育多么重要,环境育人多么重要,以事育人同样重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吃了中午饭,我俩马上到商店精心挑选了精美的卡通小笔记本和小图画本各一。想必小朋友们很高兴,因为孙丹自己都爱不释手。帮助孩子实现合理的想法很重要,不要觉得孩子小就不重视,其实这是孩子自主意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下午接她出来,她高兴地对我说:“这是我奖励给小朋友的礼物。”说着还微微挥舞着手里的本子,我一听,这种说法和想法可不合适,容易误导孩子,于是我就认真地对她说:“你这种说法不合适,不是你奖励的,是你送给小朋友们的礼物。”孙丹又重复了一遍是她奖励的,于是我进一步教育她:“过六一节爸爸妈妈帮你完成你送小朋友们的节日礼物的愿望,你的这个愿望很好,但不是奖励是赠送,只有老师给礼物,才可以说是奖励。”她可能是有些明白了,同意了我的说法,不过看起来似乎有些勉强,脸上的高兴劲明显变少了,或许她心里在想:明明是我给小朋友们的礼物,为啥就不能说奖励呢?当然这并没有影响孙丹又玩了一个尽兴的课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