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
今晚可以安静的聆听武校的课程,二宝看我听课学习,也安静的在旁边写拼音,看书。
今晚的课程主要有两部分内容:
一、家庭教育的四种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权威型。
反思自己原来的家庭教育属于偏专制型的,也许是教师的职业病,总想控制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以致于老大到了初中青春期时与家长沟通产生了困难。有了二宝后,还有就是接触了家庭教育的知识,听了一些专家的家庭教育课程,自己发生了一些变化,向权威型转变了。和善而坚定的处理孩子成长中的问题。
二、家庭教育的态度:
1.严慈相济,爱而不娇。
(1)满足需求,拒绝欲求。区分需求和欲求,学会延迟满足。
(2)呵护过度,爱变错爱。爱要正确,不能错爱。
(3)父母爱子,为之远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2.遵循规律,循序渐进。
(1)遵循规律,顺应发展。爱之太殷,忧之太勤,虽曰爱之,实则害之。
(2)从量到质,循序渐进。遵循孩子年龄,认知,发展规律。不能拔苗助长。
以上触目惊心的数字真的令人窒息。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被动接受,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源于孩子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内驱力。
3.全面发展,因材施教。
(1)全面发展,关注特长。教育是扬长,关注孩子的特长发展。
(2)针对个性,因材施教。
我家老大偏粘液质,老二偏多血质。确实是一个孩子一个性,不能用相同的方法教育不同的孩子,因材施教,发挥孩子个性特长才能让孩子成长的更好。
4.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1)统一思想,态度一致。
(2)长幼无别,一视同仁。偏爱是错爱。
(3)前后一致,一以贯之。
一切要从小抓起,童蒙养正!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老子”
1.姜子牙
姜子牙被后人尊为“百家宗师”、“兵家鼻祖”、“神上神”、“武祖”,他作为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并建立齐国,对后世影响久远。
姜子牙的先祖曾做四岳之官,并因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被封在吕地,但他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年轻时他曾以屠夫、卖酒为生。虽然姜子牙在人生的大半时间里一直默默无闻,但他却一直坚持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最后在72岁时终于等到了西伯侯姬昌,当时他正在渭水之滨磻溪垂钓。
成名年龄:72岁。
2.刘邦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也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和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秦朝时担任沛县泗水亭长的小吏,后来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在陈胜起义后不久,刘邦也集合三千子弟响应,并攻占沛县等地,自称沛公,此时他已经48岁了。
成名年龄:48岁。
3.屈原
楚襄王二十一年(62岁),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
4.苏洵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他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和《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可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在年少时却不好读书,而是喜欢任侠壮游,到处游荡,直到18岁还不会断句和作诗文,一直到“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但一开始他仗着聪明,学习态度很不好,所以第一次应乡试举人就落第了,后来“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此后参加科举不顺,就在家教授苏轼和苏辙读书,北宋嘉祐初年,苏洵已经57岁了,他带二子进京应试,受到欧阳修的重视和推荐,从此文名大盛。
57岁在当今社会也是快退休的年龄了,苏洵却刚开始成就文名,这很值得离退休的老年人朋友学习啊。
成名年龄:57岁。
5.吴承恩
吴承恩其实从小在家乡就小有名气,他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然而他的成名作《西游记》却成书很晚。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正式《西游记》的创作。
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约于万历十年(82岁)离开了人世。据说吴承恩正式写《西游记》已经是72岁的高龄。各位年龄偏大,在学术、政界、商界均不得志的,可以考虑来写小说,说不定也写成一代大师。
6曾国藩
曾国藩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晚清政治家,他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凭借着政治功绩而留名青史,他伟大的思想哲学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不仅是儒学大师,还被称之为在王阳明之后的另一位“历史完人”。时至今日,曾国藩的“为人之道”“处事之风”仍然是很多企业和个人的精神向导。在曾国藩的一生中,虽然有一些大器晚成,但是在他四十岁之后,不仅凭借着自己创立的湘军,与太平天国对抗十年后将太平天国一举击灭,在太平天国被平复之后,曾国藩又将全部的时间与精力放在洋务运动上,他先后支持与帮助数十位有志青年到西方国家去学习科学与技术,他还创立了中国第一家自己的兵工厂,开办翻译馆等一系列有利于中国发展的新事业,他还培养出了两位优秀的儿子继续从事西方科学,要知道从小受儒学思想熏陶的曾国藩能有这样的觉悟实属不易。
7.左宗棠
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是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人物,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更是平叛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的功臣,后来中法战争时,他又自请赴福建督师,最后73岁时病逝于福州,有清一代,左宗棠是少见的民族英雄。
左宗棠少时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20岁乡试中举,但此后6年中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只能在家留意农事和潜心读书,咸丰二年1852年,左宗棠已经41岁了,当时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在郭嵩焘等人的劝勉下,左宗棠成为湖南巡抚张亮基的谋士,策划守城军事,太平军围攻长沙三个月不下只能撤离,左宗棠由此开始一生的功名。
成名年龄:41岁。
8.齐白石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在56岁左右的时候,齐白石开始大胆突破自己,转变画风。在此之后,齐白石突然名大振起来,取得了一连串的重大成就。后来,齐白石成为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连西班牙的印象派大师毕加索,都对他赞誉有加。齐白石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也擅长秦汉篆隶,篆刻等。
9.陈宏文
陈宏文,六十岁学画,七十岁他的画就走向各级展厅和报刊,被中国艺术国际交流中心及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评定为一级画师,并授予“21世纪亚洲华人书画艺术500杰”,北京世界华人艺术中心对陈老的作品润格为一平方米1600元人民币。
10.王德顺
娱乐圈里大器晚成的人不少,但如果说晚到80岁才爆红也是非常罕见的,他就是时尚圈的的红人,已经85岁高龄仍活跃在荧幕上的“时尚老人”王德顺。
王德顺1936年出生于沈阳,从24就开始做话剧演员,却一直默默无闻,但他有一颗不服老不服输的年轻的心,始终执着于他热爱的艺术,为了保持自己的形体线条,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健身。
终于让他等来了这么一个机会,在2015年的北京时装周,王德顺光着膀子自信地走在T台上,人们都看呆了,都误以为是化妆的噱头,他们不相信一个79岁的老头可以保持这样身材和这样饱满的精气神。
这段30秒的走秀视频迅速在网络走红,人们爱上了这个“最酷老爷爷”。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大器晚成并非偶然,离不开甘于寂寞的默默积累,在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里我们不能忘记出发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