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晴 凉爽
以前听老公家人说“有用处就是有能力”,听了一耳朵,虽觉得别扭,但是一下子没有领悟就忘了,现在想来这是片面的说辞。自己反复想了想,看到了引起自己焦虑的原因,它像一个无限循环,既然无力躲避就接纳看见它。 “有用处”,是在培养讨好意识,首先没有系统科学的判断标准,是家长投自己所好,按自己喜好要求别人符合自己,周围环境与人变换了,“有用处”的标准就得变换,显然讨好别人,一技之长冠冕堂皇地变成为己私心,有用处是家长满足自己控制心泛滥;其次,“有用处”只看外在迎合别人与否,忽视内在的成长发展,容易讨好别人,而非建立自信、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用“有用处”作为“有能力”, 是家长在生活中急功近利,必须满足家长一己需要,显示自己有用处,才能实现自己有能力,家庭里以显示忠心定能力,家长的嘴就是自己的能力,而非自己的感悟体会与成长,家长的控制代替了孩子自己的成长,家里一切要以领悟家长意图定输赢,只盯结果就忽略了孩子心理需求及发展的引导与沟通,只去指责评判,在指责的发酵中要求结出最香最美的果子,往往急于求成却适得其反。
用“有用处”作为“有能力”,好比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一切以家长满意度来考评,考评能否通过全看家长心情,家庭考评,只去指责评判,反反复复外焦里嫩地烤,只盯结果不看发展过程,用家庭考评代替培养及陪伴的智慧付出,到底是指责还是爱的培育,才能持续发酵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理自律。
扪心自问,值得反思,言传身教的力量,就是家长做孩子学,家长用力的方向用反了,全盯在孩子身上,自己成为了孩子的榜样了吗,孩子学到了家长的焦虑,为什么家长却觉察不到自己的焦虑已经无声地传递给了孩子?
说做不一,没有尊重和允许时,就是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心,只是用了家长作为幌子。
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家长改变1%,孩子改变100%.家长要行动起来,成为孩子真正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