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关注自我的需要,才能更好陪伴孩子。
父母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上班一天已经很辛苦了,可下班之后孩子却吵着闹着要父母陪玩。不陪吧,孩子哭闹,陪吧,自己已经很疲惫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妈妈下班回来。
聪聪:妈妈,妈妈,你快来和我一起玩吧!
妈妈:现在不行,妈妈感觉有些累了。
聪聪:不嘛,就现在,你看我摆的长城。
妈妈:聪聪,看得出来你现在很想和妈妈一起玩。但是妈妈需要休息一会儿。不如这样,我们先在沙发上一起坐五分钟,你先告诉我今天过得怎么样,然后我去换洗一下,之后再陪你玩,好吗?
聪聪:嗯,那你需要多长时间啊?
妈妈:估计要十五分钟吧。我们来计时,怎么样?
聪聪:好!
当孩子看到父母回家之后,通常都会表现得特别兴奋,想让爸爸妈妈参与到自己的游戏当中,而父母在疲惫的时候往往第一个反应就是拒绝孩子。这样的拒绝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不被爱,从而更加哭闹要求父母跟自己玩,而孩子的哭闹又增加了父母的烦躁,从而进入到了一种恶性循环。
其实,父母不必委屈自己,完全遵照孩子的要求马上去陪伴孩子。父母这时候首先要关注自己的情绪需求,看到自己此刻的情绪状态,需要暂时的休息。可以对孩子如实地表达:妈妈现在需要休息一会儿,然后再来陪你。这样的表达孩子也更容易接受。父母在满足自己的需求之后,才能更好地跟孩子进行良好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