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上儿子在吃早餐,姐姐起床后揉着脖子说,昨晚上趴着睡觉脖子好疼,我们交流了几句后,我就去准备换衣服送儿子上学!女儿准备洗漱的时候可能是因为脖子太疼导致洗漱不方便,又说了一句脖子好疼,我还没开始说话,儿子立马接了一句“姐姐不要抱怨哦!”!我告诉儿子姐姐这不是抱怨,是描述一下洗漱不方便的事实原因,我们得理解并关心!同时也表扬夸奖儿子记住了妈妈对他说的——生活中不要抱怨任何事,任何人!
细细想来,我对儿子说的话,很多很多儿子都记在了心里!从小我就教育儿子要坚强,磕磕碰碰之类的不要矫情。儿子两三岁的时候,左嘴唇角末端处被铁皮划破,血止不住,立马去医院,需要小手术缝合,我直接心疼哭了,儿子不但不哭不闹,反来安慰我对我说“妈妈不哭,我不怕!”我记得当时我听到儿子的这句话后,哭的更厉害了,我的儿子太懂事,太坚强了,连医生都夸奖他,小小的孩子太懂事了!现在写到这里,我的眼里还是有泪花在翻滚!前年儿子右腿小腿处被蚊虫叮咬后过敏感染了,又是需要小手术,需要把肉皮划开,挤出感染的脓血,然后塞上纱布,下次换药!儿子疼的趴在我肩膀上把我都抓疼了,硬硬的愣是一滴眼泪也没流。每一次的换药,因为纱布都是跟血肉粘在一起的,儿子也是疼的咬紧牙关,趴在我肩膀上,从来不流泪!医生护士都赞叹儿子的坚强!
儿子小时候摔倒或者被玩具碰倒的时候,我从来不教他去埋怨任何东西,我都是告诉他:你看,你也把玩具碰倒了,玩具也会疼的,你也要跟玩具道歉!现在想来我的这个方法是可行的,不让儿子有推卸责任和抱怨的思想和根源。人,没有不犯错的,犯错不可怕,犯错后要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加以正视并改之,可怕的是逃避和推卸责任!我也不想让儿子从小就有抱怨埋怨事情或别人的想法,因为人若是🈶这种思想,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是非常累的,承受能力也是欠佳的!
小时候儿子玩累了或者走累了自己不想走想让我抱的时候,我都是哄骗儿子“哦,我的儿子累了,过来来,妈妈抱抱充充电。”然后儿子跑到我怀里,我抱他一两分钟后,拍拍他的后背告诉他我给他充满电了,他又可以自己去玩或者走了!儿子学会走路后,我就很少抱他了,都是自己走!因为我懒!😊
你不可能事事为孩子亲力亲为,你得锻炼他的独立性和坚韧性!
儿子渐渐长大,会随时跟我交流。有时候偶尔会跟我聊起班里小朋友的事情,有时候还是小朋友对他恶作剧让他不舒服的事。不管儿子跟我聊什么,我都是耐心听完,听他描述,听他的想法和看法。儿子很少抱怨,虽然有时候小朋友的恶作剧会让他生气不舒服,只要他告诉我,我就会慢慢安慰引导他,最终让他释怀,友好与小朋友相处!我会让儿子多看到这个小朋友的优点,不要看他偶尔一次的恶作剧。人嘛,就得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习他们的优点!就跟我们大人看自己的孩子是一样的,不要老是看到孩子的缺点,要看大略小,放大孩子的优点,小缺点慢慢引导改正就可以了,又不是十恶不赦,干嘛对孩子紧逼不放?若是家长事事逼的太紧要求的太完美,孩子终归是孩子,只有两种结果,一是孩子尽力完美去做到你心目中的样子,二是,你只能逼着孩子去撒谎去推卸责任去抱怨,因为他做不到你的完美规定,只能选择为自己开脱!
儿子偶尔有时候上体育课撒欢后或者武术课训练后,会跟我说,妈妈好累啊!这个时候,我从来不呵斥他,我会拍拍儿子肩膀,或者给儿子捏捏肩膀,揉揉腿,然后告诉他妈妈知道他累,是怪辛苦,可是想想爸爸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也一直在努力工作不喊累,我们要像爸爸学习哦!儿子就懂事的点头赞同!倘若,儿子一说累,我立马就呵斥他,跟他说我们也很累,甚至比他还累,估计他不会跟我倾心交谈的!所以,当孩子跟我们倾诉一件事情的时候,他需要的是安慰,是被重视,我们要先安抚好他的情绪,不要先指责呵斥,等他情绪稳定后再交流!就跟夫妻之间相处是一样的,假设我们劳累一天后回到家,我们跟伴侣说我们很累,假如伴侣安慰一下我们,让我们去歇歇,他来替我们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会很开心。反之,当我们说自己很累的时候,伴侣若是说他也很累,甚至比我们还累的时候,我们心里也是有情绪的!所以,不要认为我们的孩子还小,就不尊重他的想法看法和行动,孩子不跟我们吵,那是因为孩子爱我们更深一些!当孩子有抱怨这种非原则性问题的时候,我们要采取淡化处理的方式,因为我们强调的是孩子们正确对待事物的态度,让他们忽略消除掉他们的错误认知。无谓的批评指责只会加深他们对错误认知的印象,适得其反!…
写着写着又写多了,我都是随性发挥,想到哪写到哪!可能条理性欠佳………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