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武际金校长的《校长陪你做父母》中的一篇文章——放手才会成长。文中讲了关于南美洲苍鹰“教子”的案例。说在南美洲,有一种苍鹰非常凶悍。它的爪坚硬而锋利,利如刃,它的喙长而弯曲,弯如钩,它的翅膀刚劲有力而富有弹性,两翼展开长几米。它一旦锁定猎物或一飞冲天或俯射大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猎物牢牢抓住。所有的小动物只要看到它在天空盘旋,瞬间逃得无影无踪,即使是像狼那样凶狠的食肉动物,见了苍鹰也是避之不及。苍鹰之所以能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得益于魔鬼般的父母对它们施行的残忍的教育和训练。,小雏鹰刚刚长出翅膀并逐步学会抖动的时候,它们的父母就会狠狠的啃啄雏鹰翅膀上的绒毛,这是让它们强制换羽,以便长出更粗更长更有利的羽毛,让它们飞的更高更远更快捷。当雏鹰的翅膀再次发育完好刚刚学会低空飞行的时候,老鹰再次啃啄雏鹰的翅膀,又到血肉模糊,皮开肉绽才善罢甘休,等它们羽翼丰满,独立飞行时,老鹰还把它们叼向天空而后狠狠摔向悬崖峭壁,就这样每到雏鹰生长发育到一个新时期,老鹰都会对它作出类似残忍的举动,直到雏鹰完全适应各种环境,脱离老鹰的保护,可以独立捕猎为止。老鹰给小鹰喂食也采取竞争的方法,谁抢到谁吃,强悍的存活下来,瘦弱的被淘汰掉。才使雏鹰们越来越强壮,越来越凶狠,才使它们处于强者之位。
养在鱼缸里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久,始终不见金鱼长大,然而把这种金鱼放在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金鱼就可以长到一尺。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这个“鱼缸”里很难长成“大鱼”要想使孩子健康强壮的成长,父母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是把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鱼缸”。要打破这个“鱼缸”,就要学会放手,让孩子经受挫折,历练,在实践经历中成长。
女儿上大学的时候,由于从来没有独自出门,怕她在学校不适应,怕这怕那,每次打电话都是嘱咐一大堆,担心的很。但是离家远,担心也不能代替,后来索性任她去,经过一年的历练,女儿可以自己买票,坐车,所有的用品都会自己准备好,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现在想想,好多都是做父母的瞎操心,放手了,孩子们才会快速成长,即使中间有些波折,很快就会步入正轨。刚才我们讲到的苍鹰训练雏鹰的案例,并不是说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像苍鹰一样残忍,这里确实有我们需要借鉴的东西。爱孩子那是连低等动物都会做的事情,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应该做的更好,更有艺术性。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教育孩子方面,我也尝试和经历了一次次的提心吊胆的放手过程。女儿高一时和同学一起爬泰山,把女儿送上去泰安的客车就后悔了,从来没有离开家,到那里碰到坏人怎么办……各种不好的感觉一一在脑海里浮现。老公安慰我,还有同学呢,不要紧。女儿回来后口述,到了泰安后,她们找了一个宾馆住下,租到凌晨,由于要上山看日出,她们凌晨出发,在山脚下租了大衣,她们几个人没有拉开太大的距离,还买了拐杖,背了零食,爬了近四个小时到达山顶,天亮之后返回。从那一次感觉孩子长大了。后来上大一时十一放假返校,第一次自己乘车,,到校后,打电话给我说,在车上碰到了同一个学校的学姐,下车后一起打车到校。后来就多次自己乘车往返与家和学校之间。怎么走方便,,什么时间坐车,自己安排的妥妥当当。这期间也有许多小插曲,都被女儿化解了,当时也是担心的不行,可看着女儿胸有成竹的样子,也慢慢的适应了,总有一天她要独自面对风雨,我们无法陪伴她一辈子,培养她自立自强的能力,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