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随记
嘉琪妈妈

2023-6-10 星期六 晴 亲子日记第2图像

008天——六年级李嘉琪妈妈

  又是一周周末时间,嘉琪不上学,二宝正常是要补课的,但是看他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就让他待在家里好好休息。

高考结束,孩子从考场出来的那一刻给孩子一个拥抱,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完成了检阅。不管考的好与不好,为拼劲全力的孩子加油鼓掌。看到一位环卫工妈妈和孩子相拥的视频画面,眼角的泪水直流而下。虽然妈妈没有穿着旗袍,但是一身工作装就是最靓的行头;没有鲜花,虽然自己大汗淋漓,却把唯一的一瓶水留给孩子喝,足见母爱的伟大。平凡是最真的生活。孩子非常懂事,给妈妈一个拥抱,感谢父母的无私付出。懂得感恩,是人一生的修养。

孩子爸爸回老家了,顿时觉得手足无措。之前很多事情不用我就已经安排的妥妥当当,现在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谢谢孩子爸爸的默默付出。忽然想起苏心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有人看似美好安稳的生活下,是有些人在默默地无私地付出。夫妻之间都要相互尊重相互付出,才能创建和谐的小家。

平日里嘉琪在家吃就要外出买个菜,这次全部是自己在家做的。用心去做,干干净净的。二宝点了旮瘩鸡蛋汤,嘉琪回来说声辛苦啦,瞬间所有的疲惫消失了。

有些不舒服,让二宝拿了体温计测测,量了体温有些发烧。让二宝捶捶腿,谢谢我可爱的小暖男。浑身难受,但还是坚持把卫生打扫干净,之前做的事情一样没落的干完了。晚上有直播,也没心思看了,有时间补上吧。

分享:《中国新闻周刊》有报道提到,儿童抑郁症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儿童精神科挤满了抑郁症小患者。这几年,关于孩子抑郁、跳楼、诱导“自杀”的新闻也有点多。很多家长不解:我们小时候也挨打、挨骂,为什么没有心理问题?现在的孩子也太难养了!那么问题来了,以前的孩子真的没有心理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那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呢?一是,那个时候还没有这种概念或意识。对于孩子的一些极端或异常行为,统一归结为“不听话”“想不开”;二是,那个时候信息不发达,人们的生活圈子有限,对外面的人和事知之甚少。虽然没有数据对比,但现在的孩子确实比以前的孩子更容易有心理问题。为什么呢?

一: 所注重的需求不一样。

以前的孩子,被打骂是家常便饭,是普遍现象,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且,物质的普遍匮乏,使以前的孩子的需求重点还停留在马斯洛心理需求的最低层次——生理需求:吃饱穿暖。

二、 童年缺少玩耍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被学习裹挟得密不透风的孩子,丝毫没有自己的喘息之地,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三、童年爱玩的孩子未来内心更强大

什么是一个孩子真正幸福的童年呢?我想应该如教育学博士钱志亮所说:“有充足的睡眠,可以好好长身体;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自在地疯跑、畅快地运动、投入地观察自然万物、和小伙伴玩游戏、或者只是静静地放空、发呆……这样的生活会让孩子每天兴致勃勃,感受着生活的乐趣,激发出内在生命力。”

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非常单调:即使是“双减”过后,大部分的孩子也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娱乐方式也比较单调:手机,电脑,电视,而这些又通常被家长视作眼中钉。

四、学习时的心情不一样

要知道,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以欣赏的心态鼓励孩子前行,才是父母毕生的修行。

一个好的家长,应把重心由教育孩子转移到自我提升上来。当你把自己提升好了,才能带给孩子安全幸福健全的人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113217
推荐日记
《日说 2023 6 10 星期天 天气 晴》
《20230610 亲子日记第二十三天》
《聚会》
《2023-06-10 第74篇》
《亲子日记第五天》
《收割小麦》
《192》
《岳洋的6月第5篇家长日记(2023.6.10)》
《爱喝牛奶🥛的小朋友》
《460篇对不起儿子》
《一宸说日记350》
《亲子日记第87》
《老家的生活(384篇)》
《第88篇》
《亲子日记第98篇:期待》
《教育日记899 反思 2023年6月9日》
《2023.6.10》
《给成长留点耐心》
《6月10日》
《生活有趣有盼》
《随笔 494篇》
《单休日有感》
《2023.06.10 周六》
《生命就是体验》
《小宝的毕业晚会》
《星期六》
《一宸说日记351》
《6月10日》
《2023.6.10亲子日记第91篇忙碌的周六》
《亲子日记第102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