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校讲,教育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孩子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就像量体裁衣,穿着才会舒服,才会美丽。那么,在面对不同情况时,教育是不是也应该因时而化。由此,使我联想到去年冬天,我们班的一堂室外早读课。
“好暖和、好舒服啊。”我像往常一样刚到教室门口,准备上早读,听到这说话声是从我们班传来的。当时已是秋末冬初,初入冬季,确实有一丝寒意,但是还没冷到需要借助空调来取暖的程度呀,不好,这群小家伙们不会现在就让空调提前“上岗”了吧?“哪来的温暖啊?”我四处寻找,原来是小叶同学被阳光“偏爱”了,一米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她身上,这下可好,其他同学也要雨露均沾。小丽说:“老师,我坐在这晒不到太阳,我们能不能出去晒晒太阳啊?”“现在是早读时间,怎么出去晒太阳啊?”小刚同学提出疑问。“对啊,上早读要在教室坐着读书,去外面怎么可能啊?”小强接着发问。“你们就甭想了,早读早读,就要坐在教室里读。”这明显是和老师一伙的,嘿嘿,我心里偷着乐。“怎么着啊,去外面晒晒太阳再回来读还不行吗?”有的孩子不甘心,争论在继续。
是的,早读,历来就是在教室读的,如果利用早读时间出去晒太阳,那成何体统?这不是体育课,也没有什么特殊活动,这语文课到校园里上貌似缺少了一种“身份”和理由。“哎呀,老师,你就让我们出去晒会太阳吧!”孩子们继续央求着。“老师,我们可以带着语文课本,这样既可以晒太阳又不耽误早读,您看这样可以吗?”同学们眼前一亮,拍手称赞,这是个好主意啊!继而全班同学把目光投向我这“”一班之主”,迫不及待地等着我最后拍板。“这......确实是个好主意!”我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刻拿起课本,冲出教室,奔向操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来到操场,孩子们结伴边走边读,有的同学在读到《《普罗米修斯》一课宙斯用酷刑惩罚普罗米修斯一段时甚至大喊了起来,可能以此来抒发对宙斯的不满以及对普罗米修斯坚定勇敢精神的敬佩,这样的朗读是从未在教室听到的。“老师,我感觉这真是一节不一样的早读。”“哦?你说说看,哪里不一样?”“以前都是在教室读,现在居然把课堂搬到了操场上,我喜欢这种边走边读的感觉,而且有同学在我左右,我们边走边读,我好像可以思考、交流的更多。”“老师,我感觉以前总是坐着读,那是静的,而现在我感觉整个人都动了起来,还能晒着太阳,我喜欢这种的语文课!”孩子们都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急着来跟我分享他们的感受。
没想到,看起来“不合常规”的一节课,却有了意外的惊喜和收获。有时,在教学中,你不妨大胆一些,尝试去做一些小的改变,也许,你会惊喜的发现,原来,可以教学的地方不只有教室,置身自然,有时,效果会更好。
冬季寒冷,我们需要借助阳光来温暖身体,有时候教育也需要点“阳光”来温暖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