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是成就事业的基石。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永葆激情,才能走进学生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激情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情怀,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境界。我们有无激情,关系着工作态度、关系到工作效率,关系着幸福指数。拥有激情,我们才会精神振奋,工作有力,激情四射,不计得失,对学生倾注心血和汗水,迸发教育智慧,激情是工作的灵魂。
要想成为充满活力的老师,应努力做“乐学”的教师。活到老,学到老。如果我们仅凭自己过去学习的知识,年复一年地教育学生,终有一天,我们的知识和激情会像身体一样干瘪、枯竭下去。我们应乐于学习,不断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同事学,向外界学,向学生学。加强业务学习,补充新鲜血液,激活源头活水,不断夯实根基;应大量吸收中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立足实际,加强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应积极投身到课堂改革中,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学习、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边学习边研究,不断让自己成长起来。我们读了多少书,写了多少文章,和同行进行了多少次交流与互动,参加了多少次培训,就是给自己播下多少学习的种子。只有播下学习的种子,教师才能永葆激情,才能追求卓越!
要想成为充满活力的老师,应尝试做“善思”的教师。激情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需要学习与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授课方式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教育学生的方法是否得当,自己还有哪些方面的教育构想,思考改进完善措施。教师要善于反思,反思每一次讲课、每一次感动、每一个遗憾、每一次困惑,反思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并把这些反思写下来。只有时时反思自己,思想在学习中不断丰富,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激情在反思中不断迸发,教学在改进中不断成熟。并坚持把自己的反思记录下来,并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