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1日,晴转中雨,星期日,亲子日记第92天
有句谚语:“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深有体会,初二年级是学生的一个“事故”多发的危险阶段。很多孩子在小学、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学生”,怎么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初二就是冲向山峰的“坡儿”
与起点处相比,它少了许多的鼓励、期待;
与终点处相比,它少了许多的掌声、加油。
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与寂寞为伍的阶段,是一个比拼耐力、意志、自控力的阶段。
大家公认,初二是孩子成绩下滑的高危期!在别人奋力攀登的时候,有些孩子却产生懈怠放松的心理,很容易滑落坡底。
再加上与初一的知识相比,初二的知识内容要深得多、难得多,很多学生感觉学习吃力,产生了畏难情绪,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有的孩子甚至破罐子破摔,放弃了学习。
很多家长都表示,自己的孩子成绩一蹶不振就是从初二开始的。
家长如何做?
1. 做一个沟通平和的家长
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不要把教育孩子的任务都交给学校和老师。
要多倾听孩子的内心,理解他们的需求,保持亲子沟通顺畅。
但是切忌唠叨、啰嗦,青春期的孩子最反感家长的唠叨。孩子最不喜欢的家长的共同特征就是“居高临下”。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一定要平等,以营造和睦的亲子氛围。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教育孩子,宜采取疏导而不是堵塞的方法。
“堵”必定会有疏漏,而且会使孩子的心事越积越多,还可能使孩子走向极端。
中学阶段的孩子容易冲动,家长是成年人,应该理智,应立即主动采取适当方式停止争辩,但绝不能放弃孩子。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