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023年6月11日(87)
秋日登高

图像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医?

原创 董洪涛 南宁选择中医 2023-06-11 09:52

学习中医需要理由,那么,疗效高算理由吗?能助我们安身立命呢?能让我们愉悦且幸福呢?



今时现代医学已经非常发达了,但我还是推荐大家学习中医,这是为什么呢?


从最近三年的新冠疫情来看,幸好我们有中医。感染者死亡率太高时,中医可以把死亡率降下来。


我们不妨以武汉新冠状肺炎中西医分组治疗的实验结果来对比一下。以下是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曾海基大夫的数据。


中西医分组,中医治疗320人;西医治疗320人。


最终死亡病人数:中医为零,西医为113人。中医治疗的死亡率为零,而西医为35.3%。


痊愈时间:中医治疗平均7天;西医则20天了还在治疗。


后遗症:中医无任何后遗症;西医出现肺纤维化、尿毒症、心肌炎等等。


医疗费用:中医平均每个人几百块钱;西医平均每人大于40万。



试验远未结束的时候,西医治疗的很多病人坚决跑到了中医治疗组,导致了事实上中医治疗的病人超过了320,而西医治疗的病人少于320人。


曾大夫说,这次我们用的全部是中药治疗,在我们观察组一共有320个病人,无一死亡!而对照组的320人就死了113人。连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视察我们治疗组的时候都佩服得连连夸奖。


对照组西医用盐酸氯奎,还有进口的抗病毒药加输液等等。我们用百合救肺汤、麻杏石甘汤、五味败毒汤等等加减。对照组后来好多病人都转到我们中医组来。基本上一个礼拜出院,各项检查正常。


如果只谈治病疗效,那么,我强烈推荐中医。有人说,中医治病慢。那么,根据以上数据,中医慢在哪里?!


病人求医,不就是为了疗效吗?这样说来,中医应该是我们每位病人的首选。当然,如果是车祸、外伤等疾病,建议首选西医,毕竟中医也有所短。



中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是关于生命的学问,这毋庸置疑。进一步说,中医不仅是医学,是文化,中医还是哲学,是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一种生活方式。


总而言之,中医不离文化,中医不离生活,中医是我们每个中医人的人生实践之学。因为中医不但能让我们健康,更重要的是,中医能让我们内心清静,从而让我们活得更愉悦,更有幸福感。


《内经》明确地告诉我们:“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不但是健康的至高境界,也是实践心性的途径。这样说来,中医也是一门可以实践心性的学问,这门学问源于圣人,是真正的圣贤实践之学,也就是内圣之学。


若以一言以蔽之,中医是一门生命实践之学。人人都有自己至贵至重的生命,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能持久地健康,且活出生命的质量。那么,我们就需要学习中医,并通常学习中医来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进一步说,中医是一门可以安身立命的学问。中医可以帮助我们探索生命的真相,提升身心层次,让我们活得更健康,更愉悦。



在我看来,中医就是一门实实在在的“人学”。这门人学是以仁爱为精神的,因为“仁者,人也”,中医不但可以治病救人,中医还能践行做人。换句话说,我们活着,不但要健康,更要安身立命。“仁,人心也”,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心。人之患病,人之安身立命,皆以人心为本。不管是治病还是养生,或者是做人做事,都当以安心为主。心若能安,则五脏六腑皆归于安和。


或许有人会说,中医就是一门治病的学问,怎么可以帮助我们安身立命呢?在我看来,中医如儒学一样,主张入世修行,这让我学会做人做事,并且勇于承担家庭责任!并且,中医内涵“精神内守”的大智慧,让我在遇到任何不如意时首先心向内求,找自己的毛病。作为一个中医人,我平时学习中医实践中医,其实就是在践行传统文化。为此我有了诸多的收获,一是健康,二是愉悦,三是幸福。



今时我们的社会风气是颠倒的,人人都盲目追求财富,人人都有着无穷无尽的欲望。却少有人养心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少有人愿意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为什么?


在我看来,因为缺乏智慧,特别是缺乏圣贤智慧。圣贤智慧的核心就是让我们的生命更健康,更愉悦,更少烦恼和痛苦,最终让我们获得生命的彻底觉醒。而这些才是我们每个人最需要的。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儒家,有道家,有佛家,这三家里都有提升我们身心修养的途径。我的观点是,中医也是一个能提升身心修养的途径。



事实上,《内经》开篇就讲上古真人的境界,其能“寿比天地,无有终时”,显然这就是神仙。为什么作为医学经典的《内经》要谈神仙呢?


我的观点是,神仙也是人做出来的。《汉书》记载:“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显然,上古真人就是生命获得彻底觉醒的人。《内经》之所以描述上古真人的境界,意在告诉读者,这才是生命的终极状态。


事实上,在《内经》看来,真人与凡人是一体的,真人并不是在人之外,而是真人与凡人的合为一体。换句话说,真人是人生命的延续,是人参与宇宙造化所展现出来的极致形态。人如果能逐渐提升心性,那么人就可以成为真人,因为每个都自有天性,如果能让天性彰显,那么人人都可以成就真人的境界。


我认为,《内经》想告诉我们以下几点:其一,凡要学习中医的人,先要了解上古真人的生命高度,这样学习中医才有更高的目标;其二,上古真人并非虚无飘渺的存在,其实是凡人一步一步修上来的;其三,医学不仅仅是用来治病,也不仅仅是用来养生,或让人活至天年,医学还包括着提升生命层次的内涵。


这样想来,学习中医就有了不同的目标:短期目标是学好中医,有不错的医术,能在临床上治病救人;中期目标是重视养生,提升自己的健康状态,让自己活至天年;长远目标是以上古真人为榜样,平时不断调心炼心觉心,向圣而行,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争取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生命层次。


在我看来,中医是一门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命智慧的学问。此生一定要学习中医,不管从事的是哪个职业,都有必要学习中医。


那么,如何才能更高效率地学好中医呢?



我的理解是,一方面要把中医看作是圣人的学问,看作是先验智慧,对中医要持诚、敬的态度,这是最基本的态度,也是学好中医的关键。若对中医缺乏信心,自然就会缺乏诚敬,那是绝对不可能学好中医的。


另一方面要实实在在地去践行中医理念,即始终紧扣生命探索和生命实践。我们要明确地知道,中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道释三家为核心的文化都重视内求,即通过内在的身心和人生的实践来获得生命的觉醒和人格的完善。所以,要想学习中医,不仅仅要重视临床实践,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工作中把“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践行起来。简单来说,就是活出圣人的样子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深刻理解中医。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114735
推荐日记
《6月11日 星期日 晴》
《亲子日记第75篇》
《2023.06.11周日,晴》
《钱都去哪了?6.11(90)》
《2023年6月11日 星期日 晴 亲子日记62》
《感悟》
《亲子日记8》
《麦收》
《生日》
《45》
《自己的反省》
《家长小本》
《亲子日记(84)》
《教育男孩跟教育女孩真的不一样》
《亲子记录549篇》
《2023年6月11日 晴转阴第2篇》
《亲子日记第103天》
《日记》
《亲子日记第87天》
《2023年6月11日,星期日,天气:睛转小雨》
《亲子日记103天为了孩子,从现在开始,改变说话的方式!》
《2023.6.11 星期日 天气雨 》
《亲子日记81》
《6月10日星期六》
《积极跟老师沟通》
《中考加油》
《295篇 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亲子日记662篇》
《2023.6.11 星期日 晴转雨 第94篇》
《亲子日记第93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