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023年6月11日(87)
秋日登高

图像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医?

原创 董洪涛 南宁选择中医 2023-06-11 09:52

学习中医需要理由,那么,疗效高算理由吗?能助我们安身立命呢?能让我们愉悦且幸福呢?



今时现代医学已经非常发达了,但我还是推荐大家学习中医,这是为什么呢?


从最近三年的新冠疫情来看,幸好我们有中医。感染者死亡率太高时,中医可以把死亡率降下来。


我们不妨以武汉新冠状肺炎中西医分组治疗的实验结果来对比一下。以下是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曾海基大夫的数据。


中西医分组,中医治疗320人;西医治疗320人。


最终死亡病人数:中医为零,西医为113人。中医治疗的死亡率为零,而西医为35.3%。


痊愈时间:中医治疗平均7天;西医则20天了还在治疗。


后遗症:中医无任何后遗症;西医出现肺纤维化、尿毒症、心肌炎等等。


医疗费用:中医平均每个人几百块钱;西医平均每人大于40万。



试验远未结束的时候,西医治疗的很多病人坚决跑到了中医治疗组,导致了事实上中医治疗的病人超过了320,而西医治疗的病人少于320人。


曾大夫说,这次我们用的全部是中药治疗,在我们观察组一共有320个病人,无一死亡!而对照组的320人就死了113人。连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视察我们治疗组的时候都佩服得连连夸奖。


对照组西医用盐酸氯奎,还有进口的抗病毒药加输液等等。我们用百合救肺汤、麻杏石甘汤、五味败毒汤等等加减。对照组后来好多病人都转到我们中医组来。基本上一个礼拜出院,各项检查正常。


如果只谈治病疗效,那么,我强烈推荐中医。有人说,中医治病慢。那么,根据以上数据,中医慢在哪里?!


病人求医,不就是为了疗效吗?这样说来,中医应该是我们每位病人的首选。当然,如果是车祸、外伤等疾病,建议首选西医,毕竟中医也有所短。



中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是关于生命的学问,这毋庸置疑。进一步说,中医不仅是医学,是文化,中医还是哲学,是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一种生活方式。


总而言之,中医不离文化,中医不离生活,中医是我们每个中医人的人生实践之学。因为中医不但能让我们健康,更重要的是,中医能让我们内心清静,从而让我们活得更愉悦,更有幸福感。


《内经》明确地告诉我们:“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不但是健康的至高境界,也是实践心性的途径。这样说来,中医也是一门可以实践心性的学问,这门学问源于圣人,是真正的圣贤实践之学,也就是内圣之学。


若以一言以蔽之,中医是一门生命实践之学。人人都有自己至贵至重的生命,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能持久地健康,且活出生命的质量。那么,我们就需要学习中医,并通常学习中医来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进一步说,中医是一门可以安身立命的学问。中医可以帮助我们探索生命的真相,提升身心层次,让我们活得更健康,更愉悦。



在我看来,中医就是一门实实在在的“人学”。这门人学是以仁爱为精神的,因为“仁者,人也”,中医不但可以治病救人,中医还能践行做人。换句话说,我们活着,不但要健康,更要安身立命。“仁,人心也”,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心。人之患病,人之安身立命,皆以人心为本。不管是治病还是养生,或者是做人做事,都当以安心为主。心若能安,则五脏六腑皆归于安和。


或许有人会说,中医就是一门治病的学问,怎么可以帮助我们安身立命呢?在我看来,中医如儒学一样,主张入世修行,这让我学会做人做事,并且勇于承担家庭责任!并且,中医内涵“精神内守”的大智慧,让我在遇到任何不如意时首先心向内求,找自己的毛病。作为一个中医人,我平时学习中医实践中医,其实就是在践行传统文化。为此我有了诸多的收获,一是健康,二是愉悦,三是幸福。



今时我们的社会风气是颠倒的,人人都盲目追求财富,人人都有着无穷无尽的欲望。却少有人养心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少有人愿意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为什么?


在我看来,因为缺乏智慧,特别是缺乏圣贤智慧。圣贤智慧的核心就是让我们的生命更健康,更愉悦,更少烦恼和痛苦,最终让我们获得生命的彻底觉醒。而这些才是我们每个人最需要的。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儒家,有道家,有佛家,这三家里都有提升我们身心修养的途径。我的观点是,中医也是一个能提升身心修养的途径。



事实上,《内经》开篇就讲上古真人的境界,其能“寿比天地,无有终时”,显然这就是神仙。为什么作为医学经典的《内经》要谈神仙呢?


我的观点是,神仙也是人做出来的。《汉书》记载:“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显然,上古真人就是生命获得彻底觉醒的人。《内经》之所以描述上古真人的境界,意在告诉读者,这才是生命的终极状态。


事实上,在《内经》看来,真人与凡人是一体的,真人并不是在人之外,而是真人与凡人的合为一体。换句话说,真人是人生命的延续,是人参与宇宙造化所展现出来的极致形态。人如果能逐渐提升心性,那么人就可以成为真人,因为每个都自有天性,如果能让天性彰显,那么人人都可以成就真人的境界。


我认为,《内经》想告诉我们以下几点:其一,凡要学习中医的人,先要了解上古真人的生命高度,这样学习中医才有更高的目标;其二,上古真人并非虚无飘渺的存在,其实是凡人一步一步修上来的;其三,医学不仅仅是用来治病,也不仅仅是用来养生,或让人活至天年,医学还包括着提升生命层次的内涵。


这样想来,学习中医就有了不同的目标:短期目标是学好中医,有不错的医术,能在临床上治病救人;中期目标是重视养生,提升自己的健康状态,让自己活至天年;长远目标是以上古真人为榜样,平时不断调心炼心觉心,向圣而行,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争取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生命层次。


在我看来,中医是一门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命智慧的学问。此生一定要学习中医,不管从事的是哪个职业,都有必要学习中医。


那么,如何才能更高效率地学好中医呢?



我的理解是,一方面要把中医看作是圣人的学问,看作是先验智慧,对中医要持诚、敬的态度,这是最基本的态度,也是学好中医的关键。若对中医缺乏信心,自然就会缺乏诚敬,那是绝对不可能学好中医的。


另一方面要实实在在地去践行中医理念,即始终紧扣生命探索和生命实践。我们要明确地知道,中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道释三家为核心的文化都重视内求,即通过内在的身心和人生的实践来获得生命的觉醒和人格的完善。所以,要想学习中医,不仅仅要重视临床实践,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工作中把“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践行起来。简单来说,就是活出圣人的样子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深刻理解中医。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114735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85)》
《96》
《生活随记》
《20230611亲子日记第361篇——小问号》
《6月11日》
《亲子日记(84)》
《从未如此盼着下雨(88)》
《小记(88)》
《日记》
《6月11号 星期天 天气晴》
《口才课》
《亲子日记103天为了孩子,从现在开始,改变说话的方式!》
《魅力》
《诸城市首界家长素养提升工程培训班(第一期)感悟(419)》
《2023年6月11日(87)》
《爸爸出去打工了》
《3.6刘建淼2.6刘梦芊》
《善待自己》
《(92)谢谢闺女》
《88》
《亲子日记第65篇》
《6月11日 星期日 天气晴转雷阵雨》
《2023.6.11 星期日 晴转雨 第94篇》
《家长小本》
《亲子日记第75篇》
《珍惜当下》
《亲子日记第90天:下雨了》
《亲子日记第103天》
《45》
《亲子日记(72)》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