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计划昨天的研学,因身体小恙改为今天。一开始老大还不同意,说什么都不来,原因是之前和好朋友约好昨天研学的,他肚子疼没去,改成今天不合适,这样做人不讲究🙀后来我去做志愿者,让他弟弟也参加,他才勉强同意。
今天研学目的地是临沂,上午参观孔庙,学习传统文化,下午参观市博物馆,了解临沂市的前世今生。说实话,去的这俩地方都是我比较向往的,虽然去过曲阜的孔庙、省博,但是作为长在巍巍蒙山下、喝着汤汤汶河水长大的根正苗红的沂蒙山区人,还没有去过自己市的博物馆确实是有点说不过去!借今日研学的机会,自己也着实饱餐了一顿精神食粮,从东庑到殉人,从古文到人文……无一不填补了我的认知空缺。看来,活到老学到老果不其然!
感受最大的还是孩子们,他们兴奋、好奇亦或是放飞自我、无拘无束!研学能看出每个孩子的状态和兴趣爱好,也考验着他们独立自主和交际的能力。我觉得我们的绝大多数孩子都需要这样的锻炼。有的孩子是好学型,拿出自己的小本,趴在墙上、蹲在地上、在灯光下、在暗黑处,笔不辍耕;有的孩子是文艺型,在车上非常活跃,抖音热歌一曲接一曲,不绝于耳;有的孩子视觉传达能力超强,跟着讲解员的节奏,指哪看哪,是不是小声讨论或提出疑问,精神可嘉;还有的孩子对于传统的国学不感兴趣,对文物不甚了解也不想了解,正所谓所有的人看门路有的人看热闹,想想也是,平时接触的少,读的这方面的书也少,没有充分的预习功课,直接进入主题,总不免兴趣不足;还有几个孩子,缺乏锻炼,体质差,上午还可以,全程走完,下午一进博物馆就迈不开腿,躺在舞台上大休特休……人有千面,通过这次研学,让我意识到,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事实证明没有一个完美的孩子!你所看不惯的缺点,在那些看似优秀的孩子身上也有类似的缺点。多一点包容吧,毕竟自己也是沧海一粟。
感谢小记者团的组织机构,临沂日报小记者部的老师们,以后这样的活动要多组织、多参加。不过,我也不去了,因为孩子需要的是没有妈妈在身边的绝对自由,我要尊重他。
明天开始严抓学习🙊因为妈妈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