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隔代育儿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种普遍现象,对家庭来说既是减轻压力的一大解决方式,又是一种考验,如何避免矛盾需要双方的努力。老人带孩子都是“隔辈亲”,大多半都要掉进溺爱的“坑”里,每每此时,作为子女的年轻父母,心里就会出现一种大大的落差感,毕竟自己小时候受到的教育都是非常严厉的,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并没有这么好,周末暑假的时候,都是在大街上,跟小伙伴们一起玩,现在的小孩不是看电视,就是各种电子产品,对身体的伤害很大,只要我休班有时间,就会领着馨悦跟弟弟去姥姥家玩,因为在姥姥家的院子里,可以玩水,玩泥巴,体验我们小时候的乐趣。
之前回来姥爷就说要给两个小家伙在棚底下搭一个秋千,这不,就给安排上了,小家伙都是第一次玩这种自己搭建的秋千,尤其是弟弟,还想玩,还不敢玩,因为怕掉下来摔到,开始俩娃玩的还挺好,一人一会儿,互相推着玩,画面很是和谐,结果玩不了多久,就吱哇的不是你哭,就是她叫的,弟弟霸占着不给姐姐玩,姥爷见状,对馨悦说,咱们不玩那个了,咱们用轮胎再做一个新的,马上找来各种工具,找了一个废弃的轮胎,不一会儿,一个新的秋千就做好了,一个木板的,一个轮胎的,俩人一人一个,弟弟看到姐姐的新秋千,也很是羡慕,想过去玩,馨悦就不给他,谁让他不给我的呢,哼!一个也是抢,两个还抢,真是家有俩娃头都大🤣
孩子毕竟是孩子,一会儿就和好了,互相交换着玩,看到他们玩的这么高兴,不禁想到我小时候,基本每家都会有一个秋千,门口都种着树,两棵树之间搭一个秋千,在树底下玩着秋千,还凉快,当时也没有什么玩具可以玩,荡秋千就是我们消遣时间的游戏,哪里像现在的小孩这么幸福,想要什么玩具有求必应,尤其老人看孩子,可能老人觉得对子女有一定的亏欠,于是把这些缺失的爱弥补到孙辈身上了。
再者,老人生活的那个年代比较穷,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疏忽和遗憾,于是,孙辈出生后这种补偿心理就起了作用,甘心付出。
有人说:“父母对儿女的爱是苛刻的,对孙辈的爱是宠溺的。”有人说:“隔辈亲,亲在心,隔辈亲,连着筋。”人们都明白爷爷奶奶对孙辈的爱,可也经常有父母抱怨隔辈亲带来的缺点:两代人之间育儿理念不同,结果因为过度宠溺孩子而让孩子养成了坏习惯。其实换个角度想想,有时候隔辈亲,何尝不是老人在孙辈身上寻找对儿女的爱呢?
因此,作为子女应该及时意识到这一点,经常抽空陪陪父母,简单的陪伴也会使老人多一点安全感和幸福感,毕竟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便只剩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