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6-12 星期一 晴 亲子日记第2010天——六年级李嘉琪妈妈
*
蒲公英家庭教育漫谈,邀请了心理咨询师李靖老师为大家分享正念练习。整理部分:
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后来,正念被发展成为了一种系统的心理疗法,即正念疗法,就是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
正念三要素:此时此刻 觉察 不评判。
正念误区:
1.正念不是宗教
2.正念不是正确的念头
3.正念不是让大脑放空
4.正念不是脱离生活
5.正念不是追求极乐
5.正念不是逃避痛苦
正念就是保持清醒,活在当下,不评判。
慢下来,等一等我们的灵魂
正念练习的方法
具体方法为:首先需要做的是被试为自己选择一个可以注意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声音,或者单词,或者一个短语,或者自己的呼吸、身体感觉、运动感觉;在选择完注意的对象之后,需要做的是舒服地坐着,闭上眼睛,进行一个简单的腹部呼吸放松练习(不超过一分钟);然后,调整呼吸,将注意力集中于所选择的注意对象。当被试在训练的过程中,头脑中出现了其他的一些想法、感受或者感情从而使被试的注意力出现转移,也不要紧,只需要随时回到原来的注意力上就可以。无论头脑中出现什么想法,都不用担心,只需要将注意力简单地返回到呼吸上来就可以,不用害怕,不用后悔,也不用任何评判。在像这样训练10N15分钟之后,静静地休息1至2分钟,然后再从事其他正常的工作活动。
正念七大心态:
接纳自己:不管是好的不好的,无论自己是否健康、富有……不论优点缺点,接纳自己所有的一切。
永葆初心,始终保持那份最初真挚的心。
放下执念,善待自己,心才能回归安宁和富足。人不能太固执,有些事该放下就放下,太执着,反而太累。在人生这趟旅途中,错过的,都不会再回返,我们一往无前地向着终点行驶,因此,有缘相遇,就多加珍惜,到了分别时,也坦然接受。凡事,何苦太执着?放下,乃是一种心境。
无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水的流动,它永远顺着地球引力的方向、从高到低自然流动,看上去一点也不费力气,但却能水滴石穿,所以“无为”,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依道而为”。无为,是“为”的一种方式,是看上去“无为”的一种“为”,同时,也是这个世界上最为高效的“为”的一种智慧。
信任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我需要的能量要怎么相信我。即使现在还没有完全信任自己,也大声的告诉自己:我永远守护自己信任自己。人活着,能依靠的最终是自己。早点把自己交给自己,要珍惜自我的能量。
有耐心:耐心是个人品质中不可或缺的最优秀的品质之一,清楚的认识它,才能够锻炼它,培养它。
非评判:不去评判自己的想法、情绪、感受「应不应该/合不合适/好不好/对不对。这种非评判的态度,即允许各种情绪、想法、感受自然的出现、自然的离开。
一起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