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读到了孙玮婕妈妈的日记。她在武校《与孩子一起向未来》的报告会上,作为一个“孩子”,体验了不同情景、不同环境下的感受。以下是她的切身体会,让我感慨颇多。
在很多人眼里,我还算比较会教育孩子,连儿子也认为我这个妈妈已经做得很好,他已经很幸福了。之所以能够得到认可,除了年轻时读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过一些教育方面的公众号以外,与我小时候的经历也是分不开的。
我的妈妈是一个完全不懂教育的人,她脾气暴躁、好胜心强,又是完美主义者,与孩子沟通也没有丝毫的技巧可言。只要我们做的稍微不合她的心意,就要面临让人心惊胆战的怒吼和责骂,甚至挨上一巴掌也是常有的事。
小时候,作为孩子的体验,实在算不上美好。那时,我就常常在想,如果我长大了,要怎么去做一个好妈妈?
首先,我一定要做一个温和的妈妈,绝不能动不动就发脾气。我的孩子应该是带着我的爱和期待来到这个世上,他值得我去温柔以待,而不是吼他骂他。哪怕犯了错误,我也要先包容他,再教给他正确的方法。
其次,我要做一个有耐心的妈妈。孩子走得慢了,我会等他;孩子吃饭慢了,我会等他;孩子成长得慢了,我还会等他。绝不把我的节奏强加到他的身上,而是让他按照自己的轨迹自由生长。
再次,我要做一个会沟通的妈妈。不一定能够给孩子提供富足的物质生活,但一定要让他的精神丰满。我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他的内心需求,满足他的精神需要,并且尽量不让他在心理上受委屈。
最后,我要做一个会表达爱的妈妈。我爱孩子,就要明确地向他表达出来,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让他相信,即使他有一些小缺点,即使他做得不够好,他仍然是我的孩子,我仍然爱他。
后来,在电视上、小说里,看到有的家庭夫妻恩爱、民主和谐,我又在想,以后要给孩子选一个好爸爸,我们一起给孩子一个温馨和睦的家,一个没有争吵的家,一个彼此尊重的家,一个充满爱的家。
因为我作为孩子的体验不美好,所以就会幻想心目中理想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在心里暗下决心,既然做不了一个幸福的孩子,那就做一个幸福孩子的父母吧,把自己童年缺失的美好统统给予孩子,让他过上幸福的生活。
说到底,父母也需要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希望父母怎么做?如此一来,也便知道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