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023.6.13亲子日记112
木子李

摘录

从《人民日报》谈提前完成作业的好处说起

  今天看到一篇《人民日报》官微的一篇短文。

《人民日报》:尽早告诉孩子提前完成作业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当你主动完成作业,你和爸爸妈妈的亲子关系会更和谐。妈妈不会不耐烦地催促,不会的题目他们也会很耐心地为你指导。

    第二个好处:当你作业做得快了,效率高了,你就有多余时间可以查漏补缺。你会越来越出色,能更多地得到老师们的表扬,这样你会更有成就感。

    第三个好处:当你提前把作业写完,你就有充足时间可以完成其他计划,还能有充足的睡眠,精力充沛有助于提升你的身体素质,让你里里外外都倍加优秀。

    第四个好处:当你提前把作业做完了,你可以自由分配时间就多了,爸爸妈妈也可以尽兴地陪你玩,你既可以看书,玩游戏,还可以去户外游玩。

我的感想

孩子在家学习,怎么指导?怎么监督?怎么督促?和孩子发生矛盾怎么处理?面对这些问题,我有时候真的头疼不已。

为什么孩子在家进取心下降?为什么孩子在家自律性下降?为什么孩子上网课和线下课状态迥异?

这和孩子所处的学习环境有关吗?应该是有。当孩子身处安静、专注的教室中,充满正能量的学习环境能给予孩子积极上进的力量,引领孩子勤奋好学。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某著名中学高三学生家长们为了提高孩子学习效率,安排4-6名学生在一起学习,每天由1名学生家长全程陪伴,负责生活保障。这些学生学习勤奋专注,相互竞争、合作交流,效率高,效果好。

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怎么办?孩子在家不自律是因为他堕落不要好吗?孩子这些行为难道和父母没有一点关系?

有时候我说过好多遍了,也骂过好多次了,甚至还动过手,但孩子根本不听,甚至变本加厉,面对叛逆的孩子,我束手无策。

其实孩子的这些“不要好”行为,大都和父母与孩子的教育沟通方式有关。

无论从身份、立场、心态,还是从知识背景来说,父母和孩子都有着巨大的不同,这使得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存在一条鸿沟,家长看不惯孩子的行为,孩子也无法理解家长的动机,于是双方的沟通犹如“鸡同鸭讲”。

妈妈说:“不要整天想着玩,作业还没怎么做呢”“你倒是快点写作业啊!”“我看你那磨磨蹭蹭的样子就来气”“你们班好多人都已经提交作业了,你还没有交,我的脸都给你丢光了”“一天到晚盘手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你这样子开学考试肯定倒数”……

父母认为已经尽力了,已经想尽办法来督促孩子学习。孩子能否读懂父母的心呢?当然不!在孩子看来,父母说话的语气要么怒不可遏,要么急不可耐,要么有气无力,要么阴阳怪气,他们爱面子胜过爱孩子,他们把孩子当成缓解压力和焦虑的出气筒。因此,面对父母的责备、催促和抱怨,大多数孩子采取争吵、逃避的手段。曾经看到一个孩子说“当爸爸妈妈在耳边滔滔不绝地摆事实、讲道理时,我根本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只知道两个人在耳边喋喋不休。此时,我对所犯的过错毫无感触,只是觉得心里特别烦,仿佛有个打气筒在往我体内不断打气,而我处于抓狂、爆发的边缘。”:“当妈妈教育我时,我心中只有一个疑问:‘她是否已经不再爱我?’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将我推出门外,推到远离家的地方……”

其实,没有哪个孩子真心不想学习,罕有孩子真的把游戏和网络当成人生之重。孩子并不了解上学对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他只是在父母的责备和催促中“被迫学习”,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一种观念——是父母逼着我学的,我是为父母而学。从此,孩子也许看起来很努力,但学习主动性差,自律性差,学习中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此外,孩子在“层层卷”的竞争环境中压力巨大,他心中许多疑问:“我为什么要上学?”“我有必要这么用功吗?”“我怎样学才会更高效?”“我心里难受,但不知道该怎么办?”“除了学习,我还有什么?我的价值只能通过分数才能展现出来吗?”“爸妈是否已经对我失去信心了?”“如果我考不好,他们会不会很失望?会不会不再爱我?”……很少有人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更少有人愿意给孩子提出可行的建议。大多数父母会说:“你只要给我好好念书就行了!其他不要胡思乱想!”“你用功点!”“上学哪能不吃苦?”“你很聪明,你一定会有出息的!”……用功、吃苦、好好学——这些词该如何界定?这些词只有概念,不具有可行性。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支持和宽容,希望得到成年人提出的可行性的建议而非单纯的心灵鸡汤。正如青少年研究专家乔西·希普所说:“每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得益于至少一位有经验的成年人的科学指导。”

孩子无休止地玩游戏,这是因为他们真的特别喜欢游戏吗?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孩子在学习中会遇到许多疑问和压力,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压力不能得到宣泄,再加上父母的抱怨和责备,孩子只能采用最简单的解压方法——玩游戏。游戏中产生的多巴胺使孩子产生兴奋、快乐的感觉,这使得他忘记痛苦和压力。但这种方式有个最大弊端——一旦停止,所有的痛苦和压力再次喷涌而出。我曾给一个叫小Z的男孩做心理辅导,小Z说:“其实我也知道玩游戏不好,游戏毫无意义,每次玩之后挺讨厌自己的,特别害怕进入真实世界后自己最不堪的一面要暴露在所有人面前,于是只能靠继续玩游戏来暂时忘却这种感觉。”就像许多成年人抽烟是为了提神减压,大多数孩子玩游戏是为了解压和找刺激或成就感,他们一边痛恨自己,一边玩游戏,越痛苦就玩得越厉害。

如何就学习给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呢?

第一,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肯向父母倾吐内心的苦恼和困惑是对父母的信任。当孩子再也不跟父母谈及自己或学校中的事,说明他从内心已经对父母彻底失望。孩子从小时候开始就会对父母叽叽喳喳地讲个不停,为什么后来越讲越少了呢?首先是有的父母不愿意听孩子倾诉,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其次是有的父母在孩子说到一半就打断孩子的话,然后高高在上地对孩子指手画脚,品头论足。孩子对父母倾诉是为了宣泄情绪,缓解压力,但是当他发现这条路被父母忽视乃至堵死后,他再也不愿和父母深入交谈。当孩子向父母倾吐心声时,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安静地倾听,不要发表任何意见,更不要品头论足;其次是说出孩子内心的感受——“我觉得你心里肯定很难过”“我觉得你内心一定非常失望”“我觉得你当时一定生气极了”……我们说出孩子内心的感受的最大作用是为孩子开启心理的泄压通道,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得到宣泄。

第二,让孩子自己决定。很多孩子感觉学习没有意义,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是因为他们认为父母一直在牢牢控制自己,“逼”自己学习。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就要骂,就要逼,否则他就不可能好好学。这种观念是极端错误的。科学实验证明,当孩子在主动和快乐的情况下学习,其效率是被动和难受的情况下的十倍。当孩子即将进入学习模式的时候,父母不妨这样对孩子说:“孩子,要开始完成假期学习任务喽!你已经长大了,我不希望因为学习和写作业和你发生争吵,这对我们双方都毫无意义。你觉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业比较合适呢?你觉得每天可以完成的学习量可以是多少呢?哪些时间可以进行娱乐?哪些时间要用来学习呢?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我相信你一定明白这个道理。你学习的过程就是追求梦想的过程,我们一定会做你最好的保障和护盾,而所有的行动就完全交给你喽!加油!”“我们不会因为你的学习成绩而增加或减少对你的爱。当你耐心写作业,专注思考的时候,是我们最欣慰,最安心的时候。”当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关爱、信任、支持和尊重的信号时,他内心的自尊意识才会不断提升。第三,到底怎么做?我们一起来想办法。有些孩子不知道如何合理规划时间,不知道如何做到查漏补缺,有些孩子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仗着自己的身份,对孩子指指点点,孩子不但无法接受父母的指导,反而感觉父母在控制自己,不愿听从父母的指导。有的父母也不懂高效学习之道,只是凭着网络或道听途说的信息,再加上自己脑洞大开的再创造边对孩子的学习指指点点。孩子学得不错,那一定是自己指导得法;孩子学得不好,那一定是孩子不用功!如果父母和孩子都不知道怎么做才能高效学习,怎么办?此时父母可以这么说:“我有一个想法,你来参考一下,感觉如何?”“孩子,你可以给班主任打个电话,听听他的意见呀!我想他肯定比我们专业。”“你是否可以向优秀的同学咨询一下呢?”“我们是否可以到网上查查看,我想如果我们多搜集一些方法,然后整理一下,一定会有收获的”……在家到底该怎么做?这不是父母单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而是孩子和父母集体探究的过程。让孩子主动想办法,全家一起参考,制策略,定计划,这样才能让孩子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的提高也有助于提升自尊意识。自尊意识高的孩子才能真正做到自律。

养育孩子是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家庭教育影响的不是一代人,而是数代人。优秀父母绝不会靠打骂、讽刺、冷暴力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而是主动揽收孩子的情绪垃圾,担当孩子的情感和精神导师,做孩子追梦路上的领跑人。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117759
推荐日记
《日记打卡92天,2023年6月12日星期一,天气晴》
《2023年6月13日 星期二 天气晴》
《84》
《又一次对老公妥协》
《赠汪伦》
《20230613 85》
《喂弟弟吃饭》
《6.13日星期二晴转雷雨,解题逻辑(90)》
《亲子日记第424篇《黑乎乎》》
《(252) 做好自己 2023.6.8》
《周二》
《(250) 做个最厉害的人 2023.6.6》
《 人这一辈子, 好好活一回 2023 06 12 》
《2023年6月13日 星期二 天气晴 第九十二篇》
《心目中的小学》
《2023.6.12晴周一亲子日记289篇》
《依冉日记92》
《白日做梦》
《亲子日记好习惯第54篇》
《女儿的梦想》
《我如何鼓励孩子做家务—1709-899-599》
《做一个好爸爸26》
《听别人家的故事,琢磨自己家的事儿》
《家长素养培训(第一期)感悟助力生命成长让爱传递》
《控制情绪》
《随手记》
《所有遇见,都有因果》
《 打扫卫生(91)》
《385 20230419》
《 我的钻石画完工了(90)》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