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13 周二 晴 亲子日记第109篇
前段时间娘三个的相处模式真的很好。跟大宝沟通的很好,没有争吵,说了会听。二宝的写作业速度加快了很多,不怎么去说完成的效率也很高,正当我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时候,今天感觉又被打回原形了。于是,我又陷入了反思。
到底该怎么样跟孩子沟通孩子才会听,才愿意听?有时候真的很头疼,我们说我们的,孩子一耳朵进一耳朵出,要不就直接装作没听见一脸漠然,看他这个态度本来不是很生气看他这样也很想发飙,当这个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先不说先有关系,后有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无条件的爱。
1不评价:在跟孩子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是居高临下的这种情形就会让孩子感觉不被尊重,甚至感觉自己被否定了。
2不分析:当我们去分析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会让孩子感觉我们是在讲大道理,其实有时候我们讲道理式的说教,孩子是不愿意听的。
3不解释:有时候我们会特别的去强调解释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会是那样子。当我们去解释极力争辩的时候,就有点像是在逃避问题。有点让孩子感觉不太真诚。
4不建议:有时候我们会直接给孩子提出建议,你不要这样,你不要那样。如果说我们的亲子关系不够好的话,当我们去建议的时候,他如果是不能够理解的话,其实孩子心里面是不接受我们的建议的,反而会给他带来一种压力,所以我们不讲大大道理。
5不抱怨:有时候我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情绪强加给孩子,所以当我们情绪不好的时候,和孩子说话,他可能就会第一时间把他给屏蔽掉,不愿意去听。
6不啰嗦:其实好多时候我们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说不到重点,就讲一些东西,而且有些东西还是反复重复的再讲。这样就有点像平常啰嗦的我,讲的都是一些没有营养的东西,孩子当然不愿意去听。所以适当的闭嘴。有建设性的重复,
7不威胁:好些时候呢我们会跟孩子说一些交换性的行为,凡事像我之前就会去说,比如说你要这样,我就不怎么样了,像我们对待很小的孩子,有的父母就会说你不要哭啊,你再哭再闹的话,我就不要你了,这其实就是一种威胁,当孩子慢慢的长大的时候,可能我们不会像对待很小的孩子那样那么直白的去威胁,但是有时候也会不经意的带着一种这样的方式跟孩子说话,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谨慎言行。
身教大于言传,保持这样的状态,孩子自然会愿意听,孩子才会愿意和父母沟通,把你当朋友愿意把心里遇到的事情和你分享。做个有原则一个合格的父母。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当作为管理者自身端正做出表率的时候,不用下命令,那么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说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的话,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这样的话,被管理者也是不会服从的,虽然啊这是说的管理,但是对于父母教育孩子也同样使用,我们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将会是孩子终身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比其他任何教育都重要。